5月20日,隨著風能光能互補發電站的正式運行,臨海北澤島全島通上了電。至此,北澤島正式告別“無電時代”。這也是臺州市首次在海島上建設這種低碳高效的發電站。
北澤島位于臨海和三門的海上交界處,是臺州列島的重要組成部分。島上風光秀麗、海產品豐富,既是當地漁民海洋作業的棲息地,也是漁船避風的場所。由于海島離大陸有12公里的距離,陸上電網無法延及,給島上漁民的生產、生活,以及到此地觀光的游客帶來了很多不便。
隨著海產品養殖業的發展和海洋旅游業的興起,2014年底,北澤島被開發成了一個養殖觀光園,養殖高山牛、羊、黑兔以及貝殼、魚類等海產品。得知漁民的困擾后,臨海市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今年4月主動上島進行實地勘查。
考慮到海島遠離陸地,如果采用傳統供電方式,架桿鋪線代價很大,還存在系統維護困難、可靠性不高的問題。供電部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島上取之不盡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并結合它們在時間和地域上有很強互補性的特點,設計安裝了一套風能光能互補發電系統。這套系統由1臺風力發電機和12塊太陽能板組成。按照島上太陽能年平均日照2500小時,年有效風能5000小時以上來計算,這個系統年最高發電量可以達到17500千瓦時,可以滿足島上日常用電需求。
“一期工程投入7萬多元,相比接入海底電纜等其他方式,成本投入很少。低碳的‘風光’互補電將為海島居民以及長期海上作業的輪船提供巨大的供電支持!币恢蓖岛u為風光互補發電設備出謀劃策的供電公司電工老羅說道。
經過一個多月的安裝調試,目前這套“風光”互補發電系統一期電網設施已經全部到位試運行。同時,臨海對島內的所有供電線路進行了架設,下一步將根據海島的生產規模進行增容擴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