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煤炭行業仍未“解凍” “頹勢”或將持續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5-4-13 15:27:15 用手機瀏覽

    新華能源4月13日電(孫廣見)現在已經是春暖花開4月天,但是對于煤炭行業來講還沒有迎來自己的春天。自2012年5月份以來,全國煤炭市場連續35個月波動下行,需求不足、產能過剩、進口規模大,全社會庫存居高不下,煤炭價格持續下跌,企業收益減少經營愈加困難,煤礦安全生產和礦區穩定的壓力越來越大。

    煤炭行業的“寒冬”或將持續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以下稱“中煤協”)的《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四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工作報告》(以下稱《報告》),總結了2014年煤炭行業的現狀,預測2015年煤炭經濟的走勢以及部署了煤炭行業的脫困工作。

    據“中煤協”統計,2014年全國煤炭消費量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9%;并且煤炭產量14年來也首次下降到38.7億噸,下降了2.5%;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1268.5億元,與2011年相比減少了3300億元,下降了72%。

    新華能源從“中煤協”相關人士獲悉,2014年是煤炭行業的“寒冬”,對所有的煤炭企業都是“難挨”的一年,企業的利潤跌到了“冰點”。

    進入2015年,煤炭經濟運行仍不見起色,據相關數據統計,一季度煤炭產量8.5億噸,同比下降了3.5%,其中3月份產量3.05億噸,同比下降4.1%。很多煤炭企業運行困難,面臨嚴重虧損!爸忻簠f”會長王顯政表示目前煤炭行業處于經濟低位運行態勢,短期內難以改變。除神華、部分上市公司外,其他煤炭企業全面虧損,虧損面已經達到了80%以上。

    煤炭在過去的10多年的時間里驅動著我國經濟快車的高速行駛,然而煤炭在帶給我們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F階段政府著力調整能源結構,逐漸向清潔能源傾斜,很多人認為煤炭這種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應該退出能源供應體系中的主要地位,以應對目前的環境問題。

    但根據國家能源規劃,到2020年,我國非石化能源比重按15%的要求,2015年到2020年間,需要年均增加水電1200萬千瓦、核電650萬千瓦,仍具有較大難度。因此短期內大幅度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比重,還需要較長的過程。

    《報告》中也同時指出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的地位很難改變,根據國家長期規劃2020年、2030年煤炭在我國一次性能源結構中仍將占到62%和55%以上,煤炭仍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重要基礎,我國“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的能源方針不會改變。但王顯政說“要不斷推廣煤炭清潔高效低碳集約化技術,更加突出煤炭資源的可靠性、經濟性和可清潔性的特征!

    抓住機遇 加快行業脫困

    如何解決煤炭行業所面臨虧損的狀況,成為業內最關注的話題,《報告》中明確指出現階段煤炭行業脫困的任務十分艱巨,預測今年2季度,國內煤炭消費和產量將繼續下降,煤炭價格的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行業經濟運行形式將更加嚴峻。

    王顯政強調為了使行業盡快擺脫困境,控制煤炭價格、煤炭總量穩定是關鍵,F階段煤炭價格嚴重違背資源價值規律,無論出現什么情況,都要把煤價穩定在當前水平,并力爭在迎峰度夏期間,把市場煤價恢復到年初國家發改委協調的價格水平。

    維護煤炭的產、需平衡必須控制產量,減少市場供應,降低庫存來實現。王顯政在《報告》中指出要堅決把不安全的產量、不經濟的(虧損煤礦的)產量、煤質差的產量減下來,力爭在2014年基礎上,今年煤炭產量同比減少5%,并按季度核定、在行業內通報。對此煤炭企業要進一步加強自律,履行社會責任,共同維護市場供需平衡,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中煤協建議煤炭行業應堅持創新,抓住我國能源革命的機遇,大力發展潔凈煤技術,拓寬煤炭利用領域和途徑。同時利用國家推動的“互聯網+”等行動計劃的機遇,大力發展煤炭電子商務,建設煤炭大數據,完善交易體系,推動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煤炭工業改革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最后王顯政表示要積極推動煤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全面提升煤炭工業發展的科學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市場低迷煤企跟跌 環渤海指數再現13連跌
焦煤“價格放水” 煤炭市場迎新一輪降價潮
環渤海煤指刷新發布以來最低值
動力煤價格降至9年來新低 分析稱還未到底
神華集團4月份再次大降價 煤炭行業恐陷入全線虧損
煤企再醞釀限產保價 資金壓力巨大
虧損加劇又掀價格大戰 煤企:“讓利,不讓市場
中煤跟進優惠 煤炭巨頭價格戰升級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