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侖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主體工程實現封頂,與一期項目相比,二期工程在爐內SNCR脫硝工藝基礎上增加SCR工藝,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將從120毫克/立方米降低到75毫克/立方米以下。建成后將具備浙江省同行業項目中標準最高的煙氣處理工藝。項目投運后增加年發電量約0.67億千瓦時。
據了解,二期工程位于北侖區白峰鎮郭巨長浦一號,在原占地75畝紅線范圍內進行擴建,新增投資1.9億元人民幣,由光大環保能源(寧波)有限公司建設、運營。新增日處理生活垃圾規模500噸,該項目于今年初開工建設,計劃于今年8月30日具備生活垃圾連續進廠條件,9月30日全面建成投運。
對垃圾焚燒中產生的氮氧化物,2014年一期工程投運時,光大公司采取對爐內的高溫氣體噴入氨水的方式還原氮氧化物,實現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低于120毫克/立方米。光大公司寧波項目總指揮助理高旭告訴記者,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國家標準限值為400毫克/立方米,歐盟2000標準限值為200毫克/立方米,換言之,一期工程的脫氮工藝即已遠低于歐盟2000標準。
“考慮到二期引入了更高效的環評指標,隨之一期也將增加SCR煙氣處理工藝,今后在全廠日處理生活垃圾能力提升至1500噸的同時,氮氧化物排放量將保證不增加,真正實現提升產能不增加污染!备咝窀嬖V記者。
同時,在更新脫硝工藝的同時,二期工程建設中,同步考慮向周邊千和環保等企業提供蒸汽,目前熱網管道正在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