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煤炭消耗大省,煤炭消耗產生的污染是霧霾形成的主要“元兇”之一。去年以來,河北省在對鋼鐵、玻璃、水泥、電廠等燃煤大戶加緊治理的同時,加大潔凈型煤的推廣力度。去冬今春的采暖季,河北省共推廣使用民用潔凈型煤51.55萬噸。按照計劃,今年河北省潔凈型煤產能超過1500萬噸,實際保供能力將達800萬噸以上。
數據顯示,全省民用散煤年消耗量近3000萬噸,其中農村地區生活煤炭消費量2000多萬噸,另有農業生產如蔬菜大棚、畜禽養殖等煤炭消耗量數百萬噸。這一數字相對于近3億噸的全省年耗煤總量來說,雖然并不大,但是因為農村散燒煤以煙煤為主,大多質量差,而且是直燃直排,對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污染貢獻率遠高于其所占全社會耗煤量的比例,推廣使用潔凈型煤成為改善這一現狀的有力抓手。
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潔凈型煤是指對經過配選的低硫低揮發無煙煤末(或蘭炭末),加入黏合、助燃、固硫、防水等添加劑,通過機械方法加工成型的煤制品,要求硫分在0.4%以下,揮發分在12%以下,灰分在24%以下,水分在4%以下,同時熱值保持在5740大卡以上。據測算,潔凈型煤的節煤率在20%以上(如果配套型煤專用爐具,節煤率在30%以上),硫化物及有毒氣體排放減少70%以上,煙塵排放減少80%以上。
去年以來,河北省政府就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多次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去年,省發改委會同省質監局、省環保廳,先后制定頒布了工業和民用燃料煤、潔凈顆粒型煤兩個河北省地方標準,對同步推進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規范和治理我省煤炭市場、引導全社會推廣應用潔凈型煤起到了積極作用。為做好潔凈型煤的推廣工作,各設區市相繼出臺潔凈型煤的銷售價格補貼政策,比如,石家莊市每噸補貼360元,由市、縣兩級財政按照1∶1比例承擔。
全省潔凈型煤生產配送體系從無到有逐步完善,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爭取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共計2.24億元,補貼建設105個潔凈型煤生產配送中心項目。目前,已有60個潔凈型煤生產配送中心項目投入運營,年產能超過900萬噸,去冬今春的采暖季實際保供能力達到300萬噸。按照規劃,2017年全省潔凈型煤生產配送中心將達到200家,年產能3500萬噸以上,實際保供能力將達到1800萬噸以上,為完成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全區域散煤清潔化治理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