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山西省經信委發布了《2015年全省電力用戶和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工作方案》,明確今年交易規模為200億千瓦時。
按照《方案》,山西將實行分批次組織直接交易,成熟一批組織一批。交易方式以自主協商交易和競價撮合交易相結合;鼓勵已實施煤電聯營的發電企業優先交易;鼓勵已實施脫硝、除塵、超低排放改造的發電企業優先交易;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和重點新興產業企業優先交易;鼓勵能效標桿企業和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建設的企業優先交易;鼓勵新報裝增容的企業優先交易。
《方案》強調,對有自備發電機組的電力用戶,申請交易電量應優先滿足其自備發電機組運行,余額部分可與其他發電企業協商交易。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自主協商交易,應優先選擇交易電量相匹配的雙方,優先選擇實施煤電聯營的雙方,優先選擇在同一供電區域內的雙方。
山西省經信委將向社會公示符合條件的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名單,接受社會監督。經公示無異議的電力用戶和發電企業按照市場原則,自主協商交易電價、交易電量,并向省電力公司交易平臺提交已達成的直接交易單。對特殊交易主體或因安全校核原因不能達成交易的電力用戶,可通過競價撮合交易完成。對通過電網安全校核的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組織簽訂《直接交易購售電合同》和《直接交易輸配電合同》,并送省經信委、省物價局、山西能監辦備案。
山西省經信委要求,各有關交易主體應按照交易規則要求,平等協商,自主交易,誠信為本,嚴禁串通聯盟,形成價格壁壘,干擾交易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