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天然氣價格正式并軌 氣價首次下調將擠壓三桶油利潤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5-3-2 15:30:54 用手機瀏覽

    分析師表示,未來天然氣價格將形成市場化的定價機制,政府未來會逐步放開價格的管控權

    兩會前夕,天然氣價格正式并軌消息的出臺超出市場預期。

    2月28日,發改委宣布,4月1日起,我國天然氣價格正式并軌。各省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04元。這也是我國價格改革中,首次大幅下調天然氣價格。同時,今年將全面建立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

    價格并軌后,非居民用氣價格基本理順,意味著天然氣價格改革完成“破冰之旅”。

    分析師表示,未來天然氣價格將形成市場化的定價規律,政府未來會逐步放開價格的管控權。

    與此同時,隨著氣價的下調,工業用戶的成本下降,而天然氣的一級供應商三桶油的利潤也隨之被削弱。

    下一步推動交易市場建設

    2013年7月份,我國實施了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區分存量氣和增量氣,增量氣門站價格一步調整到與可替代能源價格保持合理比價的水平,存量氣價格分3年實施,計劃2015年調整到位。

    按既定目標,2013年、2014年國家連續兩次較大幅度調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門站價格。這次天然氣價格并軌實現了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三步走”的目標。

    發改委還表示,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持續大幅下降,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等可替代能源價格也相應回落,存量氣與增量氣價差大幅縮小,這為實現價格并軌創造了難得的有利時機。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行業作為壟斷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一直以來,市場化改革的聲音不斷。

    發改委就表示,價格并軌后,非居民用氣價格基本理順,意味著天然氣價格改革完成“破冰之旅”。

    此外,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完全放開氣源價格,政府只監管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下一步,將繼續推動天然氣交易市場建設,完善相關配套措施,為最終全面放開非居民用氣價格創造條件。 

    對此,安迅思燃氣產業鏈總監黃慶告訴記者,未來天然氣價格將形成市場化的定價規律,主要依托上海天然氣交易中心來實現天然氣的市場化價改,政府未來會逐步放開價格的管控權,實現上下游的市場交易,只對管輸費進行一定的制定和管控。而在此輪價改通知中,就提出了“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推進市場化改革”的概念。

    氣價下調勢在必行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天然氣在下游消費中的拓展步伐放緩十分明顯,從往年超過20%的增速下降至10%左右。

    而國家能源局曾經出臺的政策表示,到2020年將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至10%,而當前的比例不足6%。根據環保要求,天然氣的消費增速要求有較快增長。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向記者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工業燃料方面,天然氣經濟性不及焦爐氣、煤炭、燃料油、液化石油氣等產品,在發電領域,成本嚴重超過煤炭發電。在車用領域,天然氣與汽柴油相比,成本基本相當。天然氣在各類下游中的應用,都受到抑制。

    這與不斷擴大清潔能源應用的政策相悖,因此,天然氣價格調整勢在必行,下調也基本在市場預期中。

    城市燃氣協會秘書長遲國敬也表示,考慮到油價下跌后,天然氣用戶的承受力問題,因此此次存量氣幾乎沒怎么上調,而增量氣的跌幅很大。這樣的調價幅度對天然氣的行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也能大大緩解緩解行業的發展壓力。

    三桶油利益將受擠壓

    按照2014年的數據,非居民用氣約為1450億立方米,占比77.5%。居民用氣部分為420億立方米,占比22.5%。

    根據卓創測算,在非居民用氣中,存量氣部分為1120億立方米,增量部分為330億立方米。對應1120億立方米存量氣上調0.04元/立方米,則整體上調金額為44.8億元。對應330億立方米增量氣下調0.44元/立方米,則對應下調總金額為145.2億元。

    當前各地政策執行程度不一,部分地區2013年以后執行政策為取消存量增量價差,而是取價在存量、增量之間,此次價格下調,將帶來工業類客戶燃料成本下跌。

    “氣價下調優先受益的為下游用氣企業。其中包括造紙、冶煉、陶瓷、玻璃、車用、氣頭甲醇等企業!蓖鯐岳しQ。

    隆眾石化網王皓浩表示,前期由于偏高的天然氣價格帶來的天然氣汽車行業發展放緩,液化天然氣企業虧損經營等狀況將得到有效緩解,用增量氣比重大的企業用氣成本會明顯下降。未來新投產的液化天然氣工廠和計劃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工業用戶,在用氣價格可以享受到與前期投產和使用的企業相同的價格,企業之間競爭更加公平。

    但是,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企業受益,也必然有企業受損。

    王曉坤還表示,利益受損的企業首先為天然氣一級供應商。主要包括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此次價格調整下調多超過上調,或帶來營業額減少達到百億元。其次是尿素類企業的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進口天然氣定價漲三成 稅收優惠“縮水”
中國調整進口天然氣稅收優惠政策
發改委或調整2015年天然氣氣價
油價半年跌30% 2015氣價將下調
天然氣價格“謊言”:倒掛為何有近300億元利潤
天然氣價改三步走 “三桶油”兩年或多掙千億
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30% 價格二度上調仍未到位
漲價方案出臺 價改“起步”提振天然氣產業鏈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