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我國去年原油進口超3億噸 分析稱囤油時候到了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15-1-14 20:01:01 用手機瀏覽

  海關總署昨日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我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創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分析認為國際油價“跌跌不休”,為中國的戰略儲備和商業囤油帶來機遇。

  戰略儲備仍不夠

  海關總署昨日公布的2014年12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12月的進口量為3037萬噸,意味著每天進口約為717萬桶,創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超過了2014年1月份的2815萬噸。

  數據顯示,去年共計進口原油3.0838億噸,金額為1.4萬億元人民幣。這一進口量較2013年2.82億噸增長了9.35%。

  不過,我國原油儲備需求仍未滿足。2014年11月2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首次公布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的庫存量,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在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儲備原油1243萬噸,相當于大約9100萬桶。不過9100萬桶的儲備原油,僅相當于九天的消費量,遠低于國際能源署建議的90天進口量。目前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二期和三期工程的一些儲備基地已建成,其他儲備基地也正在建設。

  “囤油時候到了”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日前表示,囤油的時候到了。他表示,現在買比6個月前便宜了近一半。

  外媒稱,國際油價的持續大跌,中國是最大的受益方。路透社測算,根據中國國內石油產出、進口和商業庫存數據,再對比煉廠需求,可判斷中國去年為戰略石油儲備而額外進口的原油高達1.24億桶,這是2013年中國為戰略儲備補充的6100萬桶的兩倍多。

  中國石化相關人士此前曾向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之后,或許沒有這么好的“抄底”機會了。

  林伯強認為,參照2009年金融危機后油價的走向,再考慮本次供需的變化,油價應該很快見底,從概率上和今后的收益比上,現在都可以囤油了。

  財經評論員葉檀則對媒體稱,“中國沒有抄到石油價格底”。在葉檀看來,沒人摸得到底,惟一的辦法是越跌越買,注滿戰略石油儲備庫,以攤薄整體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數據|2014我國原油進口創近10年新高
2014年我國原油進口量增長9.5%
中國2015首季維持原油高進口量
中國最大陸路口岸進口蒙古國原油同比暴增1144倍
9月末中國原油庫存環比微增0.47%
7月末中國原油庫存環比增5.8% 汽柴煤環比降1.68%
海關數據:二季度中國原油出口銳減為零
中哈原油管道8年累計向國內輸油7000萬噸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