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數據,未來5年,全球煤炭需求將持續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到2019年,煤炭仍是增長最快的化石燃料,是除石油以外的第二大消費能源。
“我們已經聽到了許多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和政策,但是未來5年,仍然很難控制煤炭需求增長!盜EA署長范德胡芬在12月15日舉行的中期煤炭市場報告發布會上表示。
報告預計,從現在到2019年,全球煤炭需求的年增長率為2.1%,低于2013年的預測:到2018年10月底達到2.3%的年增長率。更低于2010年至2013年3.3%的年增長率。
IEA稱,到2019年,煤炭需求將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而美國、歐洲限制碳排,關閉燃煤電站,其煤炭消費量將不斷下降。
印度或于2019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2大煤炭消費國,期間,印度煤炭使用量將每年提高4.8%,達10億噸。
全球最大煤炭消費國、生產國和進口國——中國正采取措施控制煤炭消費量,大力發展天然氣、核能、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未來5年,其煤炭需求增速放緩,年增速為2.6%,達46億噸。盡管如此,中國煤炭消費量在2019年前不會達到峰值。
相比之下,許多國家的煤炭需求量將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特別是經合組織成員國,包括北美、歐洲、環太平洋地區國家。到2019年,經合組織國家對煤炭的需求量將以0.6%的速度下降,達14億噸。
日本、韓國和土耳其的經濟增長將導致煤炭需求量走高,但不足以抵消歐洲和美國消費量走低。美國的煤炭需求量可能每年下降1.7%,到2019年僅為5.61億噸。
IEA報告還指出,未來5年,全球煤炭需求增速放緩,石油價格不斷走低以及大宗商品出口國貨幣疲軟,將提振處于困境中的煤礦企業。
IEA能源市場與安全保障局長Keisuke Sadamori表示:“主要出口國的貨幣大幅貶值,較低的油價也是有利因素,因為石油開銷在煤炭開采成本中占據很大份額、特別是露天采礦作業!
隨著需求下降,澳大利亞、印尼的生產商為壓低成本而增產,今年煤炭價格持續下跌。澳大利亞動力煤價格已下跌25%,降至每噸61美元,而冶金煤已下跌超過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