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煙臺地區大風降雪天氣送來了持續的風能,煙臺電網風電出力創歷史新高,達132.58萬千瓦。日發電量一度高達2847萬千瓦時,風電發電量在全網供電量的占比達到22.9%。
煙臺市海岸線蜿蜒漫長,島嶼眾多,高山丘陵低夼高地遍布,憑借獨特的沿海地理位置,煙臺風能資源尤為豐富,適合風力發電,是全省風電發展最早,裝機規模最大的地區。1999年9月,煙臺長島風電7臺600千瓦風電機組首次并入煙臺電網,昔日司空見慣的海風,變成了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近年來,隨著煙臺風電發展迅速,煙臺電網共有并網風電場30座,風機1076臺,裝機容量156萬千瓦,占全省風電總裝機容量的26.79%。
隨著風電的大規模接入,其間歇性、隨機性和可調度性低的特點,給煙臺電網安全運行帶來愈來愈大的壓力。為滿足大規模風電接入需求,煙臺電網規劃建設了4座風電匯流站,首座220千伏鶴頂匯流站將于12月19日啟動送電,鶴頂站投運后,規劃接入風電容量約70萬千瓦。同時,煙臺供電公司認真落實“兩項服務”和《山東電網風電優先調度工作細則》,優化并網流程。合理調整運行方式,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風力發電全額消納。加強風電無功電壓管理,建立地區電網風電無功電壓三級管理網絡,制定《煙臺電網風電場電壓質量和無功電力管理規定》,完善基于無功電壓自動控制系統的風電無功電壓管理工作流程;分區優化分析,制定風電場電壓目標曲線,加強風電無功補償設備運行管理,強化評價考核,實現了風電無功電壓全過程標準化、流程化管理,保證了大規模風電并網后系統電壓的穩定性,為電網安全、經濟和穩定運行和接納更多風電奠定基礎。
山東省風能資源達6700萬千瓦,今后海上風電將成為清潔能源發展的重點。山東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和山東省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顯示,山東省初步規劃了魯北、萊州灣、渤中、長島、半島北和半島南六大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場址總面積為4029平方公里。預計2030年底,山東省規劃的海上風電場也將全部建成,煙臺市將成為山東省乃至全國風電輸出大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