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2020天然氣占比超10% 發電領域待突破發展瓶頸
來源:中電新聞網 時間:2014-12-15 19:25:01 用手機瀏覽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印發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根據規劃,202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達到10%以上,利用量將達到3600億立方米。這意味著,在未來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的黃金時代正在來臨。而隨著天然氣占中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不斷提高,天然氣發電裝機也必將水漲船高,“十二五”期間天然氣發電有望迎來發展黃金期,天然氣發電規;ㄔO將開啟燃氣輪機、余熱鍋爐的市場需求,F階段,迫切需要理順關乎天然氣發電健康發展的氣價與電價機制,為天然氣發電發展掃清障礙。

  天然氣發電裝機比重仍低

  在環境保護方面,天然氣發電優勢很明顯:天然氣發電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燃煤電廠的42%,氮氧化物排放量不到燃煤電廠的20%。在電力系統,天然氣發電因為起停方便,是很優質的調峰電源。另外,建設燃氣電廠占地面積一般僅為燃煤電廠的一半左右,能夠在用電緊張的城市負荷中心建設電廠,以實現就地供電。

  2013年,我國天然氣發電裝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國天然氣發電裝機已達4309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3.45%;發電量達1143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2.19%,已經超越核電,成為第四大電源。在這4309萬千瓦的天然氣裝機中,納入2013年可靠性統計的10萬千瓦及以上燃氣及燃氣—蒸汽聯合發電機組共94臺,總容量2787.8萬千瓦。

  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天然氣發電裝機比重非常低。據了解,2010年,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燃氣機組已分別占到全部裝機的23.38%、27.42%、23.47%。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新增(集中的)天然氣發電3000萬千瓦,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發電(集中式)裝機規模將達到5600萬千瓦。而在“2014年電力規劃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了《“十三五”天然氣發電需求預測》報告。報告指出到202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將達1億千瓦左右,而即使這樣,那時天然氣發電占總發電裝機的比例也只有4.71%!  

    氣源受限氣價上漲影響利用小時數

  2012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新版《天然氣利用政策》指出,除了十三個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區建設基荷燃氣發電項目(限制類)、煤層氣發電項目(鼓勵類)和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鼓勵類)之外,天然氣發電項目都屬于允許類,而這在2007年的天然氣利用政策中是定為限制類的。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在的情況是很多已建電廠由于氣源匱乏,利用小時數很低,甚至有些新建電廠由于沒氣遲遲不能發電。

  對于燃氣電廠而言,燃料成本占到總成本的七成以上,氣價步步高也越來越對電廠生存構成威脅,以福建的3家燃氣電廠晉江燃氣電廠、莆田燃氣電廠和廈門燃氣電廠為例,除晉江燃氣電廠稍好外,莆田燃氣電廠和廈門燃氣電廠目前都飽受氣價上漲之苦。

  有關專家指出,如果202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達1億千瓦,按照目前氣耗水平,用氣量將達到680~800億立方米,如何做到氣源的穩定供應是重中之重。

  電價機制不順需財政補貼

  氣電雖好,上網電價偏高始終是繞不過去的坎。目前,各地燃氣發電上網電價五花八門。在福建,燃氣電廠上網電價的核定,采用的是天然氣成本傳導的方式,即政府當年依據“合理補償成本、合理確定收益和依法計入稅金”的原則核定上網電價;在上海,天然氣發電執行兩部制電價;在浙江,由經信委主導,按照氣電的裝機容量推導出由燃煤機組替代的發電量,將燃煤機組替代發電中80%的利潤補償給燃氣電廠。

  這些上網電價政策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盡管財政拿出了大量的真金白銀進行補貼,但燃氣電廠獲得的利潤仍十分有限,甚至還面臨虧損。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十三五”天然氣發電需求預測》報告,如果202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億千瓦,在現行的價格體系下,相對于燃煤機組發電,天然氣發電則需要補貼761.36~880.23億元,這無疑是一筆龐大的數字。

  天然氣發電亟待理順氣價機制和電價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天然氣消費增速去年創新低 或影響第三次提價
全國單廠最大天然氣發電廠建成總裝機240萬千瓦
2014年前三季天然氣消費增6.8%
天然氣發電成本為煤炭2-3倍 企業多靠補貼存活
天然氣取代煤炭將年均節約3800億元環境成本
電價下調五大電力年損失200億 天然氣發電受青睞
多省市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將上調
大氣污染治理行動規定改用天然氣發電 今冬氣荒隱現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