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燃油附加費今起再下調 四大航企竊喜或可節支110億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4-12-5 14:56:25 用手機瀏覽

  今天,國內航空燃油附加費將迎來四連跌。從廣州飛北京的旅客,去年12月要支付120元燃油附加費,今年12月只需掏60元。燃油附加費的頻繁調低跟國際航油出廠價格下跌直接掛鉤,旅客獲益的背后是航空公司的成本減負。反映在資本市場上,航空股近期持續領漲,業內預計今年國內四大航將卸下燃油重負,有望實現扭虧為盈。

  燃油附加費明起再下調

  南航、國航、東航、海航等四大航企均已發布公告,從12月5日起,對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進行調整,其中800公里以下由40元下調為30元,800公里以上由70元下調為60元。

  這是自9月以來國內航空燃油附加費連續第四次下調,此次下調后,12月的燃油附加費收取標準僅相當于去年同期的一半。

  今年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跌,導致國內航煤出廠價下調幅度超過250元/噸,遵循發改委制定的完善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聯動機制,航油價格的每一次變化都直接反應至燃油附加費的調整。

  燃油附加費下調將節省旅客的飛行成本:和去年同期相比,飛800公里以上的遠程航線需支付的燃油附加費少了一半;而與鐵路等出行方式相比,航空出行也凸顯出優勢,以廣州飛廈門為例,12月15日機票價格低至194元,加上30元燃油附加費和50元機場建設基金也只要274元,而廣州開往廈門的普通列車硬臥要236元,但路途耽擱的時間比坐飛機要多足足12個小時。

  四大航企燃油成本大降

  強制收取的燃油附加費向來是航空公司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將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壓力轉移給消費者。此番燃油附加費連續下調是否會導致航空公司收入減少?

  答案是恰恰相反。多位航空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燃油附加費下調后減少的收入不會比因油價下調節省的成本多,因此表面上看航空公司收錢收少了,但其實賺得更多。

  一直以來,燃油成本一直占據國內航空公司營業成本的大頭。以國航為例,國航上半年營業成本為422.99億元,其中燃油成本為171.89億元,占比40.64%。相比之下其他成本支出遠低于燃油成本,如折舊、雇員薪酬、起降及停機費用等成本均在50億元左右。

  其他航空公司的狀況類同。據四大航企今年上半年財報數據統計,四大航上半年的燃油成本高達562.83億元,均占到營業成本的四成左右。測算數據顯示,如果不考慮油料庫存、預訂貨及其他因素,以下半年國際原油均價計算,四大航下半年的燃油成本將在上半年基礎上整體下滑約20%,即減少約110億元。

  國際航協不久前發布調查結論,由于近幾個月原油價格下跌,航空公司的成本將在未來12個月保持下降態勢,盈利能力將得以增長。

  進入12月,國內四大航企的股票多次漲停,航空股股價不斷攀升。摩根大通分析,盡管當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航空業有望維持長遠增長,航空股盈利前景將在2015年得到進一步顯著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內油價今起上調 部分地區燃油附加費或調整
航空燃油附加費迎“五連降” 創近十年新低
航空燃油附加費再下調 多線路機票價格低于高鐵
9月5日起燃油附加費標準調整 長航線降10元
航企“蹊蹺”上調燃油附加費 料抵消成本約七成
明起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上調 800公里以上每航段漲10元
日本將推出以藻類為原料的航空生物燃料
接棒國際航空公司 國內企業或上調燃附費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