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位于湖北漢陽的鍋頂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開始進入為期三個月的試運行階段,至此,湖北武漢建設的5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均進入運行狀態,加上已經投用的兩個無害化垃圾填埋場和在建的綜合處理場,武漢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已達到95%以上。
記者昨日從湖北武漢市城管委了解到,鍋頂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于2006年開建,2012年建成,2013年進入帶料調試階段,此后因風險防范拆遷未完成使得項目進程一度停擺。目前,鍋頂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已經完成了廠內設備的升級改造工作,周邊300米風險范圍內居民拆遷工作也全部完成,武漢市環保局批復了其試運行申請。通過三個月的試運行,發電廠各項環保標準過關后就能正式投用,
武漢市城管委建設處處長李宏清介紹,目前,漢陽區平均每天產生約800噸生活垃圾,主要運送至長山口、漢口北、新溝垃圾焚燒廠和陳家沖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平均單程運距為70公里。鍋頂山項目投用后,每天漢陽區僅垃圾的運輸成本就可省下近10萬元。鍋頂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能力為1500噸,一旦投用,除了消化漢陽區的垃圾外,還有余力幫助其他城區消化生活垃圾。
李宏清透露,目前武漢市生活垃圾日產量已達到8000噸以上。包括漢陽鍋頂山在內的5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垃圾總量為6500噸,加上陳家沖、長山口兩個無害化垃圾填埋處理場,足夠應對當前的生活垃圾日產量。與此同時,千子山垃圾綜合處理項目正在推進,另有正在升級改造的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理項目,一旦全部運轉起來,屆時武漢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能達到1.16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