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零關稅取消澳煤最“受傷” 利好國內煤企“長協”定價權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4-10-29 15:16:41 用手機瀏覽

  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研究發展部孟海稱,與電廠簽長協時間已經臨近,進口量減少將使“煤電博弈”中動力煤定價權更偏向于國內煤炭供應商

  最新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 9月份我國實現煤炭進口總量2116萬噸,較8月份增加230萬噸,增長12.2%,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457萬噸,下滑17.8%,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的總進口量為22292萬噸,同比去年下降了6.64%,進口量已經連續七個月同比下滑。

  然而,9月份煤炭進口數據環比出現上漲多少令業界感到意外,因為此前坊間曾傳出有關部門要求9月-12月煤炭進口量減少4000萬噸的消息;之后,財政部又發通知稱,自2014年10月15日起,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3%、6%、5%、5%的最惠國稅率。

  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研究發展部孟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9月份進口煤數量雖然環比8月份有所上漲,但總體上仍在延續進口量同比下滑的趨勢;進口煤零關稅的取消影響最大的是澳洲煤,澳洲煤主要是高卡煤,與電廠簽訂長協時間已經臨近,高卡澳洲煤進口量的減少將使“煤電博弈”中動力煤定價權更偏向國內煤炭供應商,對國內煤企將是一個比較大的利好。

  零關稅取消 澳洲煤將深受影響

  另有分析認為,預計關稅政策調整會讓更多高熱值的煤從印尼出口到中國,填補澳大利亞高熱值煤炭的減少留下的缺口。

  煤炭行業專家李廷分析稱,按照進口商品協定稅率,我國來自于東盟十國、智利、新西蘭、秘魯等國的煤炭進口的協定稅率為零,按照稅率從低原則,恢復煤炭進口最惠國稅率之后,來自以上國家的進口煤炭仍然執行零稅率。目前我國動力煤(煤炭進口總量中除去煉焦煤和褐煤進口量)進口來源中,有超過1/3的進口量來自于以上國家。以今年1月-7月份為例,動力煤進口總量為10538萬噸,其中來自印尼和越南的進口量就達到3591萬噸,占比達到34.1%。由于這部分進口煤仍然實行零關稅,其進口成本暫時不會發生變化,其相對于來自其他出口國的煤炭將獲得一定的競爭力。最終,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這些地區的煤炭采購需求將會有所增加,價格則可能出現小幅上漲。

  李廷分析稱,來自于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其他國家的進口煤將實施最惠國稅率,其5500大卡動力煤進口成本暫時將增加25元左右。但是,進口成本上漲后,對這些國家的煤炭采購需求可能將有所減少,其煤價可能再度小幅下滑。

  另有分析人士也認為,我國恢復煤炭進口最惠國稅率,受影響最為深重的就是澳大利亞煤礦企業。有數據顯示,僅今年6月份,我國就從澳大利亞進口了價值5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296.85億元)用于鋼鐵行業的煉焦煤,約占澳大利亞煤炭出口總值的四分之一;向澳大利亞進口價值3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88.90億元)用于發電站的熱能煤,約占澳大利亞煤炭出口總值的五分之一。

  因此,有報道稱,澳大利亞煤炭企業施壓澳大利亞政府與中國政府進行協商會談,并希望這一會談可以為澳大利亞煤礦企業爭取到煤炭進口關稅的減免待遇。

  但孟海認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談判,估計很難讓中國的關稅政策松動,可以預見的是,因為去年煤炭進口量的基數比較大,未來三個月進口量預計同比仍將有所下滑。

  對國內煤企是利好但影響有限

  煤炭進口零關稅政策取消,為了應對潛在的政策風險,部分進口煤貿易商也開始觀望,暫緩了煤炭進口。有報道稱,10月15日煤炭進口關稅開始征收以來,已有部分煤炭貿易商毀約。

  孟海認為,臨近年底,與電廠簽訂中長期協議時間已經臨近,高卡煤進口的減少將使“煤電博弈”中的高卡動力煤定價權偏向國內煤炭供應商,有利于煤炭價格企穩回升;但漲價空間應該比較有限,因為從根本上說,煤炭價格是有市場供求來決定的,而下游需求仍談不上樂觀。

  此前,中煤遠大咨詢中心分析師張志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煤炭進口量的減少對國內煤炭價格的回暖很難形成有力支撐,因為進口量大幅減少的前提是國內煤炭價格非常低,進口煤沒有價格優勢,進口貿易商無利可圖;但如果這個前提不存在了,煤炭進口量還會迅速回升。

  從神華、中煤兩大煤炭巨頭今年9月份的產銷數據看,市場需求形勢仍然不容樂觀。9月份,神華商品煤產量2490萬噸,同比減少4.6%;煤炭銷量3790萬噸,同比下跌26%。中煤集團9月商品煤產量為926萬噸,同比下降5.4%;商品煤銷量為1359萬噸,同比增長3%。

  孟海分析稱,在經歷了此前三個季度的暴跌后,神華中煤此時帶頭漲價,不僅有第四季度下游用煤需求增加的原因,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現在離2015年簽訂煤炭供銷中長期協議合同的時間不遠了,煤炭企業試圖通過漲價來獲取談判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煤企減產難 煤業巨頭陷價格戰困境
2015年前2個月中國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下降
大型煤企優惠促銷 煤價下行趨勢增強
大型煤企相繼下調煤價 市場弱勢調整
中煤協稱煤炭價格難回2012年高位
煤炭產量14年來首次下降 連續四年進口超2億噸
2014我國進口煤炭2.9億噸下滑10.9%
煤市看空預期增強 市場總體穩中小跌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