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國內煤炭業走出寒冬 不能僅靠抑制進口煤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4-10-13 14:27:48 用手機瀏覽

  繼前期出臺的取消褐煤進口零稅率、限制劣質煤進口舉措之后,為減少國內煤炭市場供應,我國對進口煤再次打出“狙擊”拳:從2014年10月15日起,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3%、6%、5%、5%的最惠國稅率。

  2013年以來,我國煤炭業深陷寒冬無法自拔,相當多的煤企虧損連連。市場狀況如此令人焦慮,原因很多,有煤炭消費增速放緩的影響,有能源結構調整和環保的壓力,也有之前產能建設超前等問題。其中,進口煤的沖擊不容小覷。

  今年,能源資源性產品價格普遍低迷,有的甚至是跌跌不休,然而此類商品仍不斷從國外進口到國內。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煤量為1.6億噸,增長0.9%。進口煤增加的同時,相伴而行的是國內煤市不振、煤炭企業虧損面加大。今年7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就表示,我國煤炭企業虧損面已超7成,有一半以上企業甚至出現了減發、欠發、緩發職工工資的現象,經營困難加劇。更有諷刺意味的是,山西煤炭進口量竟是出口量的4倍之多,曾經的煤炭生產大省咋就變成了煤炭進口大省呢?

  不得不說,進口煤價格優勢明顯,這是導致進口煤沖擊國內煤市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國對煤炭出口、進口執行的相關暫定稅率也“不合時宜”。一方面,出口關稅稅率高,煤炭不容易出口到國外;另一方面,對許多煤種又暫行零進口稅率。進口關稅問題也就成為了進口煤沖擊國內煤炭市場的重要因素。這次煤炭“救市”組合拳打向稅率調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當然,單靠抑制進口煤,并不意味著煤企馬上就能夠“撥云見日”,走出寒冬。

  要有效扭轉當前日益嚴峻的煤炭經濟形勢,還須加快能源市場化改革,特別是解決煤電價格關系問題!笆袌雒骸焙汀坝媱濍姟边@組扭曲的市場交易關系不協調好,煤炭市場化改革就是“單腳跳舞”。

  顯然,構建有效競爭的能源市場體系比短期“救煤市”更重要。只有抓好突顯公平和效率的能源價格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我國的煤企才能真正走上戰略轉型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煤企減產難 煤業巨頭陷價格戰困境
2015年前2個月中國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下降
2月煤炭進口量創四年新低 煤市下行壓力大
大型煤企優惠促銷 煤價下行趨勢增強
庫存維持80年高位 油價周三跌2.4%至48.84美元
2015年天然氣價格面臨上漲 "兩價"并軌難度不大
大型煤企相繼下調煤價 市場弱勢調整
中煤協稱煤炭價格難回2012年高位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