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是全國風能富集區,具有發展風電的資源優勢和良好建設條件。據國內權威機構初步評估,我市風資源儲量達2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量達1170萬千瓦以上,占全省陸上風資源的71%,占全國陸上風資源的4.6%。過去,西北風從壩上吹過,帶來的是黃沙與荒蕪;而新能源,則讓人們看到了風的價值,并從中找到了曙光。近年來,我市圍繞“綠色崛起”戰略,強力推進以風電、光伏發電為重點的新型能源業發展,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目前,我市風電裝機容量585萬千瓦,并網550萬千瓦,均為全國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風電第一市”。
張家口市風能資源豐富,據權威機構評估,我市風資源規劃裝機容量可達2000萬千瓦以上;同時,由于地處京津唐電力負荷中心、區內未利用土地多,是該省資源最富集的地區。
抓住國家鼓勵清潔能源發展的良好機遇,我市積極推進風電產業發展,加快風電項目建設,實現了風電產業的跨域式發展。中國國電龍源集團、大唐集團、中廣核集團等20多家知名企業紛紛在壩上“搶灘登陸”。2007年,壩上地區被確定為全國第一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2009年,又被確定為全國首個雙百萬千瓦級風電開發基地,經過幾年的大力發展,風電產業飛躍發展,成為全國風電第一市。
隨后,風電配套產業也得到長足發展。我市依托當地雄厚的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基礎,大力推進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風電裝備制造、運輸、安裝、維修等為重點的風電配套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已建成張北運達風電有限公司等3家風機總裝廠,年生產能力達到585萬千瓦。風電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上下游相關產業進一步完善。
風能受季節、時間等因素影響較大,我市7、8月風力發電量僅為2、3月的三分之一左右,無法穩定提供電能。而我市壩上地區有著冬春日照短風力大,夏秋日照充足風力弱,白天日照好風速小,夜晚沒有日照風速大等氣候特點,風能與太陽能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著極強的互補性。風光儲輸綜合示范項目正是通過風光同時發電,并結合化學儲能的特點而進行的,這樣可以使單位時間發電量控制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區間內,起到風電、光伏發電的功率平滑、跟蹤計劃,并具備削峰填谷、調頻等功能,減少對電網造成的影響,從而為風電最終實現遠距離長途輸送安全成功提供有益的借鑒,開辟了風電產業發展的新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