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廣東省太陽能光伏發電發展規劃(2014-2020年)》,重點在產業園區、大型公共設施等建筑屋頂相對集中的區域,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適宜地區建設一批并網光伏電站。到2015年,廣東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0萬千瓦以上;到2020年,爭取達到400萬千瓦以上。
與此同時,8月21日,廣東省佛山市發布分布式光伏電站獎勵及補貼辦法,符合條件的電站擁有者將獲得一次性獎勵以及度電補貼。
這是廣東省首次大規模支持光伏發電的舉措,此前,廣東省太陽能資源利用率普遍偏低,截至2013年底,光伏發電站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例不足4‰,占全國光伏發電裝機的比重也只有1.7%。
廣東省的支持政策給蕭條的分布式光伏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也是繼國家能源局局長“嘉興調研”后出臺的地方配套細則。
據悉,能源局即將下發《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對光伏政策進行細化和調整,分布式補貼將會提高,再加上地方財政補貼政策,對觀望中的分布式光伏是絕佳利好。
業內普遍預計,2014年下半年將進入光伏電站搶裝潮,有望完成全年裝機13GW的規劃目標。
廣東強心劑
廣東省的光伏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達到100萬千瓦,到2020年爭取達到400萬千瓦。這意味著,至明年底,廣東將新增光伏裝機容量70萬千瓦,并且在此后五年內,每年新增裝機近100萬千瓦。
新規劃以分布式光伏發電為主,規劃新建規模250萬千瓦。廣東省希望充分利用產業園區眾多的有利條件,先期在佛山三水工業園、廣州從化明珠工業園、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等大規模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
上述三個園區已于去年8月被國家能源局列為全國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截至2013年末,裝機容量為26萬千瓦。
廣東省還將多個產業園區納入分布式光伏電站規劃,其中包括廣州蘿崗、增城、深圳龍崗,計劃在2020年之前,每個產業園區新建電站50兆瓦,總量達到200萬千瓦。
雖然深圳早在2004年就建成了當時亞洲裝機容量最大的1兆瓦并網屋頂光伏電站,但廣東省的光伏發電產業并未跟上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的步伐。截至2013年,僅僅建設了30萬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例不足4‰,占全國光伏發電裝機的比重也只有1.7%。
事實上,廣東省發展光伏電站具有比較優勢,除產業園區眾多外,該省經濟發達,工商業平均電價和煤電脫硫標桿上網電價在國內均屬較高水平,在相同度電補貼標準下經濟性更好。此外,廣東省省電源總裝機規模大,電網網架結構堅強,光伏發電電網消納能力較強。
廣東省分布式電站的投資收益足可保本微利。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光伏電價補貼政策,分布式發電每度電補貼0.42元,以深圳市為例,其工商業用電價格分別為工業0.816元/度;商業1.035元/度,則度電總收益可達到工業1.236元/度,商業1.455元/度。
此前,聯合光伏公司在深圳前海建成10兆瓦光伏電站,據該公司測算電站年發電量約960萬度,營運期內累計發電量約2.4億度,按現有補貼政策計算并假設所發電量全部自發自用,營運期內總收益可達到3億元(供工業)或3.5億元(供商業),而其初始總投資為1億元左右。全國首個眾籌模式的光伏電站同樣誕生于深圳前海。
在廣東省建設光伏電站的另一項有利條件是政府承諾“不棄光”。2014年1月,廣東電網公司發布《廣東電網公司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計量方案(試行)》等三份文件,為光伏并網提供便利。而在補貼之外,廣東省還將對符合條件的光伏電站實行所得稅三年免稅,三年減半征收的優惠政策。
下半年或進入搶裝潮
2014年上半年的光伏裝機情況不如人意。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4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僅有3.3GW,雖同比增長100%,但距離全年裝機13GW的目標相距甚遠。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1GW,僅完成8GW目標的12.5%,天津、福建、湖南等中東部地區分布式新增裝機為零,山西、湖北、陜西新增分布式只有1萬千瓦。
渤海證券研究所認為,造成實際裝機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電網接入審查難,另一方面項目投資收益不明確。多家企業向記者反映,入網難、入網費用高是主要原因。
備受業內矚目的“嘉興會議”在此背景下召開,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嘉興會議上透露,能源局即將下發《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對光伏政策進行細化和調整。
據悉,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項目備案時,既可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也可選擇“全額上網”。
這意味著,分布式光伏不再以是否“自發自用”為標準,只要是集中、分散式利用的項目都可以享受度電補貼,或者執行標桿電價。此后,分布式光伏在電力用戶用電量顯著減少或者消失的情況下,便可以轉為“全額上網”,執行光伏電站標桿電價,以保證投資者回報。但兩者只能選擇其一。
來自決策層的最新消息是,能源局將調研對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補貼政策進行微調。調整思路是:對新能源總補貼政策不變,地面電站補貼適當降低,分布式補貼則提高。再加上地方財政補貼政策,這對于觀望中的分布式光伏是絕佳利好。
多家券商及業內人士預計,如若按期完成13GW裝機目標,下半年或將進入一輪光伏電站搶裝潮。
但國內某光伏企業上市公司研投部歐文凱認為,調整后的政策仍未解決居民分布式市場遇到的障礙。
“居民電價低于工商業電價,并且自發自用比例低,造成投資收益率低!睔W文凱稱:“此外,由于屋頂光伏難以抵押貸款,大多數居民難以承擔較高的初裝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