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NEC光伏展會上獲悉,美國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裁決中,反傾銷初裁從原定的6月9日被推遲至7月28日,這為中國企業爭取權益并在近期增加對美出口光伏量提供了更多的周旋時間。
美國商務部2014年1月23日曾宣布,對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同時對從中國臺灣地區進口的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今年3月11日美商務部又稱,將對華光伏產品的反補貼調查初裁時間,由原定的2014年3月28日推遲至2014年6月2日。而當時,對于光伏產品“反傾銷”的初裁時間則定在6月初。
此調查源于Solarworld美國分公司的申訴。該公司稱,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出口到美國的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分別為165.04%和75.68%,同時中國大陸出口商收到的政府資金補貼幅度也超過允許范圍。
而今天,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也發表了聯合聲明,反對美國“雙反”調查。其聲明表示:中國光伏產業沒有傾銷和非法補貼,針對中國光伏的指責純屬子虛烏有。
“2011年,美國發起第一次雙反調查,中國光伏產業已提供大量事實證據,證明中國光伏企業并不存在任何所謂的非法補貼和傾銷。然而調查機關與起訴方,不顧中美光伏產業合作關系、對美下游企業所造成的巨大損害,執意征稅!敝袊鴻C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孫廣彬說,美政府再次發起的“雙反”調查且可能到來的征稅行為,將對中美光伏產業造成新打擊。
在首次“雙反”調查中,美方對中國的組件征收了約24%~36%的關稅,但只適用于使用大陸光伏電池做成的組件。于是,不少制造商就從臺灣等地購買光伏電池,以求避稅。但新一輪調查中,美國若對臺灣地區也實施“雙反”,則中國企業難以規避美國對中國的“雙反”。2014年對美國的光伏產品出口會減少。
據統計,2013年中國的光伏組件出口量約16GW,出口額100億美元,同比降27%。其中,對美出口份額占比約10%,對歐出口份額由去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而日本的出口額約為22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22%。對印度和南非的出口額分別占5.2%和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