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Phillips 66之間的一項交易可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顯示美國有望成為中國主要的液化石油氣(LPG)供應方之一。
據路透社網站4月10日報道,中國是全球最大LPG消費國。LPG用于取暖及運輸,但現在益發被視為生產石化產品的原料。
在中國需求大增的同時,美國頁巖氣開采熱潮令LPG產量猛增,不但壓低全球價格,而且對現有的中東供應國低位帶來挑戰。
美國政府基于能源安全理由限制原油出口,并且僅緩慢放開液化天然氣出口,但對LPG就沒有這方面的限制。
據報道,中國首度采購美國LPG是在去年,交易者為名氣不大的民間企業。根據中國海關數據,每日進口數量為3530桶。
報道稱,但中國石化與美國煉油商Phillips 66在上月敲定的協議,象征重量級油企也進場了。該協議可能從2016年初開始交付美國LPG供應,交易商估算大約是每日3.4萬桶。
中石化是中國最大的乙烯生產商,該公司在研究以美國LPG來生產石化產品,因價格較便宜且傳統原料石腦油供應短缺。石腦油是原油煉制過程中的一項產物。
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家祥稱,美國頁巖油氣榮景,可能帶動中國石化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他還表示,中石化正在評估美國輕質油氣作為石化產品原料相較于石腦油的競爭力。
能源顧問公司FACTS Global Energy估計,到2020年,美國LPG出口料較去年增加約兩倍,達到每日63.5萬至79.5萬桶左右。
交易商稱,中國已經敲定每日約10萬桶的美國LPG長期進口協議,主要從2015至2016年展開,除中石化外,其他參與者主要為較小型的企業。到2020年,中國整體LPG進口可能達到每日50萬桶,是去年水準的近四倍,并超越新加坡和印尼等其他亞洲主要進口國。
亞太能源咨詢的Al Troner稱:“美國LPG供應過!赡茏屆绹c中東直接競爭,爭取中國市場。”
據報道,卡塔爾、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等中東產油國的供應,合計占中國2013年每日13.2萬桶液化石油氣進口量的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