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來,為了抵制進口煤的沖擊,神華、中煤、兗煤、同煤、伊泰等輪番降價,直接導致進口煤價格倒掛,倒逼煤炭進口商對簽訂第二季度的煤炭進口合同更加謹慎。從2月份的進口煤數據看,國內煤炭“自衛反擊戰”初見成效。
近日,記者對“三西”(包括山西、陜西、蒙西等煤炭主產地)的煤炭行業進行深入走訪調查發現,產能過剩、供過于求依然是煤炭行業市場面臨的主要矛盾。汾渭能源相關研究顯示,目前,全國煤炭總產能過剩10億噸以上。
雪上加霜的是,受河北省淘汰落后產能的影響,煤炭消費驟減,而河北市場以前是榆林、鄂爾多斯等地煤炭的主要銷售去處,目前常常處于賣不動的狀態。
然而,在這種形勢下,煤礦人士還指出,國有大礦最重要的考核是產銷量,而不是利潤,所以不管價格如何都要保證產銷量。盡管產能過剩,但煤企仍舊在玩命生產。煤炭市場早已變為買方市場,電廠則常常坐等降價。
大煤企玩命生產
去產能仍遙遙無期
在經歷2月份以來的四次降價后,近日,神華、中煤等煤炭巨頭提出要聯合保價,業內人士預計,整個4月份煤炭價格將會有止跌企穩跡象。
不過,記者在山西太原、內蒙古鄂爾多斯采訪時發現,在煤炭產能過剩的前提下,煤炭價格企穩甚至回升的可能性還非常小。
中國煤炭資源網總經理劉葆對煤價的未來走勢仍不看好,“目前的煤炭價格已經沒什么支撐了,馬上進入煤炭最淡的季節:北方供暖已經陸續結束,南方水電開始進入旺季,煤炭已經沒有什么價格支撐了,還會繼續下降;連續下降多少周不是時間問題,而是需求不足、供應過剩的問題,根本上是因為供大于求,目前煤炭產能過剩是讓這個行業垮掉的根本原因”。
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總經理師秋明也向記者表示,產能過剩是煤炭形勢不好的根本原因,未來會下降到什么程度難以預料,根本就見不到底;煤炭行業至少要經歷3年的痛苦調整期,期間煤炭價格可能有企穩甚至反彈,但“任何一次反彈都是做空的機會”。
有榆林煤礦人士擔憂地說,國有大礦最重要的考核是產銷量,而不是利潤。所以,不管價格如何,都需要保證產銷量。所以,盡管有生產條件不好的煤礦已經陷入虧損,但產量不僅不能降,還要加足馬力生產,保證市場份額和市場規模。
盡管產能過剩,但煤企卻仍舊玩命生產,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其面臨著以前的貸款還不完,新的貸款貸不出來的窘境。只有不停生產,一方面是為了有現金流可以還貸款,另一方面只有生產和流產正常,才有可能繼續從銀行貸款。
對此,榆林煤礦人士很擔憂,除了上述產能,榆林每年新開發的煤礦產能也有上億噸,前幾年批下來的煤礦,財務成本都很高,拖著不行,只能硬著頭皮開工,但開工則意味著賠錢。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電廠在這種形勢下,常常聯合抗價,并坐等降價。煤炭產量過剩,屬于買方市場,你不降價別人就降價賣了。
在上述煤礦人士看來,煤炭產能在短時間內仍舊很難降下來,雖然很多中小煤礦都停產了,但這些煤礦產能相對較小,關停上百個也無濟于事。
汾渭能源相關研究顯示,目前,全國煤炭總產能過剩10億噸以上。即使有部分中小煤企被擠出市場,仍無法改變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狀況。
安信證券分析師楊立宏也認為,“去產能”是2014年煤炭行業的主要運行特點,但在過剩產能大規模退出市場前,行業向上拐點仍難出現。
巨頭輪番降價
意在爭奪“定價權”
4月2日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530元/噸,與前一報告周期持平,在連續11周下跌之后終于止跌,但這一價格與2013年12月24日的動力煤價格相比,累計下跌達101元/噸,跌幅為16%。
劉葆分析,煤炭巨頭年初以來主動降價就是要搶占更多市場,主要是針對進口煤,并非中小煤企,因為中小煤企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煤炭巨頭接連降價意在進口煤,去年國內煤企非常被動,必和必拓等世界礦業巨頭的煤炭業務還在加大生產力度;因此國內煤炭巨頭春節后就主動下調,“你不降價,進口煤就降價,主動降價才能贏得動力煤的定價權”。
從2月份的進口煤數據看,國內煤炭針對進口煤的“自衛反擊戰”可以說是“初戰告捷”。國家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煤炭包括褐煤的進口量為2282萬噸,環比1月份減少了1309萬噸,大降接近四成,同比也下降了48萬噸。
劉葆介紹稱,最近電廠消耗和港口庫存在同時上漲,這也是不正常的;正常的話應該是此消彼長的,大秦線檢修期(大秦線春季檢修期初步定于4月6日至4月30日)即將來臨,港口煤炭下水量是增加的,說明從春節淡季到現在開始已經有些增加,港口在補庫存,同時下游電廠也在備庫存。
劉葆相對樂觀地表示,煤炭作為最主要的基礎能源而存在的地位長期都不會改變,我國富煤、少油、缺氣的能源結構決定了這一點。
事實上,我國人均耗電量比美國低很多,劉葆表示,目前環保方面要求電廠脫硫、脫硝、除粉塵,要求不斷降低煤炭消耗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但“我國的能源成本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不夠用,還是煤炭最便宜,因此不可能從根本上不讓用煤炭作為燃料”。
河北市場幾乎完全坍塌
鄂爾多斯等多地賣不動煤
雪上加霜的是,一邊是榆林和鄂爾多斯等地的產能愈發過剩,一邊是市場需求在不斷縮小。
榆林煤企人士表示:“榆林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煤炭銷往河北。但河北的小鋼廠、水泥廠以及化工廠紛紛關閉,河北的市場基本消失了,目前的情況非常不樂觀!
鄂爾多斯銷往河北市場的煤炭也遭遇了同樣的挫折。家住河北唐山的煤炭經銷商李先生向記者表示,他之前一直從內蒙古鄂爾多斯拉煤,其中一部分是運到唐山京唐港,一部分銷往唐山本地的鋼鐵廠、水泥廠和火電廠。
“現在市場大環境太差,生意根本沒法做了,現在就拉了幾車樣品,有客戶就拉,沒有客戶就停著!彼f,之前合作的煤礦都停著,附近煤礦都有幾十萬噸庫存,一天賣不了幾車煤。
隨著大氣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大,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煤炭消費區的需求都受到抑制。根據河北省落實“大氣十條”的實施方案,以及國家下達的“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到2017年,河北省要完成6000萬噸鋼鐵產能削減任務,6100萬噸水泥、4000萬噸標煤、3600萬重量箱玻璃產能削減任務。
由于環保壓力加大、清潔能源沖擊等因素影響,長遠來看,除了河北市場,煤炭的整體需求都將逐步下滑。
“江蘇那邊用煤的小企業以前有4000多家,現在還剩下1000多家。”有煤企人士說。
噸煤100元被收80元稅費
煤價遠未見底仍有下降空間
面對供過于求的煤炭市場,師秋明頗為悲觀,他認為,未來的煤炭市場一定會比現在還差,煤炭過剩產能如何退出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
“有些煤礦路也修好了,礦也建設好了,成本投入很大,讓它退出很困難。只能靠市場調節,這是個痛苦的過程,但市場規律不講情感!睅熐锩髡f。
汾渭能源相關研究顯示,目前,全國煤炭總產能過剩10億噸以上。即使有部分中小煤企被擠出市場,仍無法改變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狀況。
但師秋明表示,盡管現在煤價已經跌到成本價,但是還會繼續跌,中間還有很大空間可以調整,比如稅費過高等因素。內蒙古煤炭稅費比重過大,鄂爾多斯最低熱值的煤,市場價每噸只有100多元,但政府收走80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山西省財政廳發布消息稱,山西省將繼續暫停提取“煤炭兩項資金”,時間為今年1月1日起至國家煤炭資源稅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實施之日止。
據了解,去年煤炭市場處于最低迷的時候,山西省發布了《進一步促進全省煤炭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措施》,其中首條就明確暫停提取前述兩項資金。兩項資金當時的收費標準分別是10元/噸和5元/噸。
暫停收取“煤炭兩項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煤企的負擔。而隨著煤炭市場進入下行通道,煤炭資源稅更是亟需改革。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預計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為時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