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快餐店隨處可見,傳統日本料理也有很多煎炸食物。因此,日本餐飲業、家庭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食用廢油”。日本曾經也發生過“地溝油”食品安全事件,但卻沒有“屢禁不止”的情況。那么,日本是如何管理“地溝油”的呢?
一方面,日本政府出臺各種法律強化食品衛生監管,即使僅出現一次事故,也能讓一家老牌食品企業倒閉,所以沒人敢以身犯險。另一方面,政府采取了非常有效的回收措施,讓廢油不會流入商販手中,杜絕了地溝油重回餐桌的可能。以日本京都處理食用廢油的方式為例,其訂立的“廢棄食用油回收制度”,將食用廢油的回收分為兩類:一類是家庭食用廢油回收,另一類是餐飲業食用廢油回收。
日本的地溝油都由專業公司進行回收,小區內設有若干個“家庭食用廢油回收點”,附近的居民會將廢油裝入瓶子,積攢到一定程度后交給回收點負責人;厥拯c最終將廢油統一送到“食用廢油提煉廠”。餐飲業、食品制造廠的廢油則由專門的公司負責回收,這些公司從各處以較低的價格將廢油回收過來,但他們不會倒賣給任何人,而是賣給“食用廢油提煉廠”,回收公司賣給提煉廠的廢油價格要比收購時高一些,這樣,回收公司也就有得賺了。
不管是日本家庭,還是餐飲業等產生的廢油,最終都會到達提煉廠。提煉廠將廢油中的雜物去除,然后采用壓濾機壓縮方式進行處理和提煉,加工成生物柴油等商品。政府再以較高的價格回收,提供給城市內垃圾回收車作為燃料,既保證了廢油不會流向民眾的餐桌,又很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