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煤制氣并非“災難性”污染 優越性不應被忽視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4-2-18 23:59:19 用手機瀏覽

  在席卷大江南北的霧霾緊逼之下,中國的主管部門一改過往的謹慎態度,對煤制氣的大規模發展開閘放水。

  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提出,到2020年中國煤制氣將達到500億立方米以上,占到國產氣的12.5%。

  在中國“富煤少氣”的資源稟賦條件下,通過新型煤化工技術將富裕的煤炭資源轉換為天然氣,不僅能夠化解過剩、促進煤炭產業發展,更能有效解決中國日益嚴峻的“氣荒”難題,從大戰略上講這是一步好棋。

  但是,煤制氣“開閘”也引來不少質疑,高能耗、高耗水、高污染成為熱議焦點。重要的論據是2013年9月美國杜克大學一篇題為《中國合成天然氣大變革》的論文,文章認為中國大規模發展煤制氣將帶來“災難性”的污染。

  反對者援引該文數據說,煤制氣工藝存在著難以解決的碳排放問題,以每千立方米煤制氣排放0.6噸二氧化碳排放算,500億立方米煤制氣每年至少排放二氧化碳3億噸,按照煤制氣項目40年生命周期計算,總計將產生多達120億噸的二氧化碳,幾乎相當于中國2011年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兩倍。

  傳統燃煤的排放情況又如何?中國8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燃煤,超過半數的煤炭用于火力發電,火力發電是中國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每生產1度電要排放大約0.872千克的二氧化碳。

  以產生的熱量計算, 每方天然氣熱值8500大卡,一度電熱值860大卡,前者是后者10倍,以該指標計算,500億立方米的煤制氣所產生的熱量,大概需要5000億度電來置換。

  500億立方米煤制氣大約排放3億噸二氧化碳,而生產同等熱量的電能將會產生4.36億噸二氧化碳,無疑比起煤制氣產生的二氧化碳高出不少。
  可見,發展煤制氣并不會產生災難性的污染,比起傳統的火力發電、直接燒煤取暖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更低。從這個角度看,煤制氣恰恰是一種更加清潔、環保的能源利用方式。

  與國內天然氣開發、海外LNG進口等氣源相比,煤制氣確實不夠清潔。但是,作為對燃煤發電能源利用方式的替代升級,煤制氣的優越性不應該被忽視。

  短期內,中國擺脫以煤炭為主要消費方式的可能性不大,尋求煤炭更清潔、更高效的利用方式是可行、有效的選擇。2014年1月,國土資源部發布《全國煤炭資源潛力評價》報告顯示,中國2000米以內煤炭資源總量為5.9萬億噸,其中探獲煤炭資源儲量2.02萬億噸,預測資源量3.88萬億噸。豐富的資源儲備,將是煤制氣大發展的堅實基礎。

  從能源安全考慮,中國的缺氣問題已經非常嚴峻。2013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676億立方米,全年進口量53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首次突破30%,天然氣陷入“石油魔咒”的可能性再次加大。

  要化解這一難題,除了加大國內天然氣資源開發外,大力發展煤制氣將是長遠有效的一條路。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已容不得煤制氣繼續無謂的“糊涂賬”爭論,煤制氣大發展已刻不容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煤炭十三五:2020年綠色高效煤礦產能達30億噸
神華等煤炭巨頭上調煤價 市場企穩跡象或“曇花一現”
煤炭業走進“多挖不掙錢、少挖丟市場”死局
今年將淘汰煤炭落后產能11748萬噸 為煤炭產業瘦身
產煤大市鄂爾多斯煤企停產逾1/5 銷售持續下降
鄂爾多斯煤炭業瀕危 月稅收從2億元降為2千萬元
能源局將修改完善煤化工政策 將于近期發布
煤炭產業再遇“倒春寒”多元發展或為出路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