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國國務卿克里訪華的“西方情人節”(2月14日)當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卻極不合拍地就中國輸美光伏產品“雙反”調查作出初裁,初步認定美國國內產業因進口中國晶體硅光伏產品而遭受實質損害。
2月17日,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就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第二次“雙反”調查發表聲明,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未能充分客觀地考慮中美光伏產業相互依存的事實和現狀,中國光伏產品不僅沒有損害美國產業利益,而且還為美國上下游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就業機會。
此外,聲明強調,中方再次敦促美方,遵守法律和規則,客觀公正審慎處理調查案件,防止濫用貿易救濟措施。通過對話和磋商解決貿易爭端是中方的一貫立場,中美間光伏產品貿易磋商的大門始終向美方敞開,希望美方與中方進行坦誠對話和磋商,妥善解決貿易爭端,實現兩國光伏產業互利共贏。
該負責人還透露,商務部將組織協調中國光伏業界和相關企業繼續做好有關產業損害、傾銷、補貼等問題的法律抗辯工作,維護中方合法權益。
SolarWorld再度發難
中美間這場曠日持久的“雙反”拉鋸戰始于2011年。
2011年11月份,美方不顧中方反對,執意對中國產光伏電池啟動“雙反”調查,并于2012年12月份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電池征收“雙反”關稅。其中,反傾銷稅率定為18.32%至249.96%;反補貼稅率定為14.78%至15.97%。
彼時這一裁定,意味著中國光伏企業從中國內地出口美國市場,起碼要增加30%以上的關稅負擔。
今年1月23日,因再次收到頻頻與中國光伏作對的德國光伏企業SolarWorld在美國的子公司申請,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局(ITA)決定展開針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及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的反補貼調查。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雙反”調查,與2011年11月份啟動的第一次有所不同。此番美方調查已不僅針對晶硅類光伏電池,而是將“雙反”調查范圍擴大至鑄錠、硅片、電池、組件等幾乎全部晶硅類光伏產品。同時,其“反傾銷”調查包括了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
事實上,SolarWorld早在2011年雙反調查中,便曾試圖擴大涉案產品范圍,卻最終遭到了美國商務部的駁回。此后,SolarWorld仍不愿善罷甘休,于2011年雙反調查后,以產品范圍問題為由,將美國商務部上訴至了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如今,SolarWorld終于如愿以償,再次申請調查,以謀將2011年調查時所沒有包括的其它中國光伏產品,全部納入到“雙反”制裁的范圍里。
美國“雙反”變本加厲
“第一次‘雙反’時,美國似乎還為中國光伏留了‘后門’!蹦持夥髽I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介紹,“那時,通過堅持在第三方國生產,我們還能繞開關稅壁壘,不用被征收‘雙反’關稅。但這次不行了,美國通過將鑄錠、硅片、電池、組件等全部光伏產品納入調查范圍,封死了我們將這些生產要素在第三國進行深加工、組裝,再出口美國,以規避關稅的路”。
據了解,除了上述海外組裝的方式外,中國光伏此前還可通過轉口貿易,實現對美國雙反關稅的規避。但如今,這些曲線救國之策,卻因美國的變本加厲(限定原產地、擴大征稅品類),而失去了作用。
“若最終‘雙反’實施,基本上意味著中國光伏將喪失美國這一市場!鄙鲜龉夥髽I負責人向《證券日報》形容道。
“按計劃,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公布調查結果后,美國商務部會于3月28日公布反補貼初裁稅率,6月11日公布反傾銷稅率!毕嚓P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本次美國“雙反”調查,恐怕不會持續很久,留給中國光伏扭轉局面的時間不多。
上述光伏企業負責人表示,“值得慶幸的是,此次雙反是在我國國內光伏市場大規模啟動的基礎之上,其對中國光伏的沖擊不會像以往那樣劇烈。而在應訴、抗辯上,我們會積極配合管理層,以期扭轉美方裁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