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專家稱回收成本過高成“地溝油”上天主要障礙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4-2-17 20:03:12 用手機瀏覽

  中國民用航空局12日向中國石化頒發了我國首個生物航煤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標志著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航煤產品獲得了商業化應用的“門票”。

  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此次獲得適航批準的1號生物航煤以棕櫚油和餐飲廢油為原料。

  “地溝油”上天是否足夠安全?我國發展生物航煤的意義是什么?“地溝油”上天之路是否依然漫長?成本有多高?

  天空沒有停車場。用棕櫚油、餐飲廢油為原料生產的生物航空煤油是否足夠安全?

  據了解,中國民航局將生物航煤作為航空零部件進行管理,對航煤生產過程及質量保證的要求提高到航空器及發動機制造標準,全面監督和管理,最終目標是確保民用航空器和乘客生命財產的安全。

  在正式獲批適航前,1號生物航煤經歷了長達兩年多的適航審定程序。

  2011年12月5日,中國石化正式向民航局提交生物航煤適航審定申請。2012年2月28日,民航局正式受理該申請,航空器適航審定司成立了包括適航、發動機、石油煉制以及航油等專家組成的1號生物航煤適航審定委員會和航油航化適航審定中心專家組成的審查組,正式開始了適航審定工作。審查組以不低于國際技術標準制定了中國特色的技術標準規定。在長達兩年的時間中對生物航煤的工藝評審、產品理化性能、特定性能試驗以及生產質量體系評審,并進行了發動機臺架驗證和試飛驗證,最終投票通過審查報告。

  目前,生物航煤在一些國家已用于定期航班。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副司長徐超群說,我國生物航煤的研發和應用將與國際同步。下一步,我國也計劃將合格的生物航煤用于定期航班,取得可靠證據來驗證穩定性。

  減排節油國際航空業發展趨勢

  生物航煤屬可再生綠色能源,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櫚油、麻風子油、亞麻油、海藻油、餐飲廢油、動物脂肪等。與傳統的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在全生命周期中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幅度在55%以上,最高可達90%。

  歐美主要國家從2008年起陸續開展了生物航煤的研發和試驗飛行,2011年起開始商業飛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2020年生物航煤將達到航油總量的30%。

  徐超群說,生物航空燃料的研發應用已成為國際航空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我國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航煤,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技術規范和審查標準,將在全球碳減排領域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歐洲議會和歐盟委員會已通過法案,從2012年1月1日起將國際航空業納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按照這一法案,全球4000多家經營歐洲航線的航空公司從2012年開始都需要為超出配額的碳排放支付購買成本。進入歐盟征稅名單的中國航空公司有33家。

  我國一直反對歐方采取單邊行為將外國國際航班納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但從全球碳減排趨勢看,未來中國航空業面對的碳減排成本不容樂觀。

  國內石油需求的巨大缺口,加快了航空生物燃料研發的步伐。目前,我國已成為年消費量近2000萬噸的世界航空燃料消費第二大國。未來全球航空煤油需求每年增長不足5%,而我國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

  徐超群表示,促進航空生物燃料的研發和應用,對于民航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解決能源安全問題以及提升國際競爭力,意義重大。

  成本有多高?

  雖然生物航煤已經獲得商業化應用的“門票”,但距離大規模推廣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主要問題是過高的生產成本。

  中國石化科技部副主任徐惠說,以國際標準測算,生物航煤的生產成本是石油基航空煤油的2至3倍。

  以餐飲廢油為例,大概3噸多餐飲廢油才能生產1噸生物航煤。“嚴格意義上講,餐飲廢油不同于‘地溝油’,必須是不含水的油脂,收集成本較高!彼f。

  面對居高不下的油價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巨大壓力,不少國家對生物燃料生產制定鼓勵政策,尤其針對用于交通運輸的生物燃料制定了特殊優惠政策,包括制定強制性的調合標準、對生物燃料提供補貼、減免稅賦、給予研發資金支持等。

  徐超群認為,我國生物航空燃料產業的發展將與國家的環保政策相適應!爱攧罩笔羌涌煅邪l,實現原料多樣化和技術的提高。”

  目前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的年生產能力是3000噸。在獲得適航批準后,已有一些航空公司表達了合作意愿。徐惠認為,進入市場初期,價格必然是石油公司和航空公司共擔。隨著碳減排力度的強化以及生物航煤市場化的推進,最終將由市場決定價格。

  “地溝油”上天之路有多漫長?

  用餐飲廢油作為生物航煤的原料,無需與民爭地爭油,還可以“變廢為寶”,解決老百姓痛恨的“地溝油”上餐桌的問題。但昂貴的回收成本無疑是“地溝油”上天的主要障礙。

  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聶紅說,和收油“游擊隊”相比,生物燃料煉制企業收購價沒有競爭優勢。此外,餐飲廢油質量不均,對加工工藝也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中國石化與麥當勞等快餐店合作收集餐飲廢油。聶紅認為,發展餐飲廢油作為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需要探討建立合理的補償機制,引導餐飲企業主動將地溝油送入正規渠道,切斷“地溝油”流向餐桌的通道。

  發展生物航煤是一個著眼于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事情。中國石化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戴厚良說,中國石化將進一步拓展生物航煤的原料范圍,開展與國內外航空公司的商業合作飛行,共同迎接生物航煤市場化、產業化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美國海軍稱研發出將海水變成航空煤油新技術
世界能源龍頭爭相進軍生物燃料領域
1月份進口航空煤油到岸稅后價格7318元/噸 環比漲3.29%
地溝油生產生物航煤尚難大規模批量生產
民用航空局批準地溝油煉制航空煤油投入使用
4月份中國進口航空煤油稅后價格每噸8030元
生物航煤攪動能源巨頭跨界相互搏殺
中石化擬加大航煤生產力度 與各大航空公司展開合作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