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國際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從1月20日開始上調燃機電價。
由于2013年非居民天然氣門站價格進行了上調,燃氣電廠的發電成本大升。鑒于此,京、津、滬三地發改委近日上調了燃氣電廠與電網的結算價格。
有分析師預計,上述調價將增厚華能國際EPS0.01元。在電價上調與利用小時或較預期回落雙向作用下,暫維持相關上市公司業績預測不變。
華能國際表示,公司近日收到《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調整本市燃氣發電企業臨時結算上網電價的通知》及《上海市物價局關于疏導本市燃氣電價矛盾的通知》。
根據上述電價調整文件,公司所屬境內燃機電廠的上網電價具體調整水平如下:北京燃機臨時結算上網電價調整為650元/千千瓦時,上海燃機上網電價實行兩部制,包括電度電價和容量電價兩部分。本次調價中,電度電價上調為534元/千千瓦時,容量電價補償水平保持不變,按照上海燃機的發電裝機容量,每千瓦每月補償45.83元。
上述電價調整自2014年1月20日起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華能國際發布的業績預告,經公司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13年度實現的按照中國會計準則計算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長75%以上。本期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境內燃料成本下降。
此外,上海電力近日也發布公告稱,根據相關通知,為促進能源結構調整,逐步改善大氣污染狀況,上海市天然氣發電自1月20日起繼續執行兩部制電價。
該公司表示,公司投資的上海漕涇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股權比例36%)和上海申能臨港燃機發電有限公司(公司股權比例35%)容量電價保持每月每千瓦45.83元,電度電價由原每千瓦時0.504元調整為每千瓦時0.534元。
2013年,全國各地陸續上調非居民天然氣門站價格,平均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至每立方米1.95元,燃氣電廠的發電成本明顯上升。正由于此,京、津、滬三地發改委近日上調燃氣電廠與電網的結算價格。
為了疏導燃氣電廠上網電價上調給電網企業帶來的壓力,三地發改委同時提高了當地的非居民銷售電價。其中,上海每度上調4.24分,北京每度上調6分,天津每度上調5.6分,居民銷售電價不作調整。
中信證券有分析師表示,此次燃氣電價矛盾的疏導反映了市場化方向,使得環保成本順利傳導至終端用戶,充分體現了使用者付費的市場化原則。同時,燃氣電廠市場化定價方向的明確,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消市場對于燃氣電廠未來發展的擔憂,隨著后續氣源供給的日益寬松,燃氣電廠仍有望實現快速發展。
此外,就本次調價看,燃氣電價調整涉及上市公司有申能股份、上海電力、京能電力、華能國際,天津北疆電廠價格調整涉及上市公司國投電力;預計上述調價將分別增厚上海電力、申能股份、京能電力、華能國際及國投電力EPS為0.02元、0.02元、0.01元、0.01元及0.0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