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今年我國對煤礦的準入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從今年開始,年產30萬噸以下的小型煤礦不再新建;年產9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將繼續實行關閉措施;同時,對于災害比較突出的礦井,特別是煤瓦斯突出礦井,年產90萬噸以下的都不再核準。
煤炭專家李朝林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此舉對于煤炭行業緩解產能過剩壓力來說會有一定影響,而主要影響南方一些省份煤炭企業的產能擴張。
南方很多省份比如貴州、云南、湖南、廣東、江西、福建等本身煤炭資源有限,就沒有多少大煤礦,停止審批年產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煤層氣(瓦斯)對于煤礦安全生產來講是最大的隱患,治理成本比較高,有煤層氣的礦井90萬噸以下的不再核準,將對當地煤企產能擴張將造成較大影響,李朝林表示。
重拳關停
9萬噸以下小煤礦
對于年產9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國家層面重拳出擊,要求堅決關停。雖然國家還有政策鼓勵大企業托管小煤礦、兼并重組小煤礦,但對于年產9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將繼續實行關閉措施。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楊棟梁向媒體表示,不符合安全生產的小煤礦只有關閉,不要搞什么改造、兼并重組,那都是打著旗號逃避關閉,多少出事故的都是在改造過程中,特別是9萬噸以下的這些小煤礦,個個都是吃人的老虎,不能再讓礦工到這里邊再冒生命的危險去掙那點錢。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12526處煤礦,其中接近1萬處煤礦是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
李朝林稱,山西、陜西、內蒙古等煤炭主產地的小煤礦基本上已經關停并轉,被大煤企整合完畢,產能方面基本上不受什么影響。
中投顧問煤炭行業研究員邱希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審批環節著手整頓中小煤礦的做法值得肯定,通過此舉,落后產能、過剩產能、中小產能將得到部分程度的控制;安全隱患等問題也能得到部分解決。不過,煤炭基地的建設、煤炭巨頭的擴張速度并沒有絲毫放緩,新增產能將“吃掉”關停產能,煤炭行業總體產能很難有明顯下降。
受下游產業不景氣影響
產能過剩愈發突出
產能過剩問題在2月份以來煤炭消費淡季來臨之際,顯得尤為突出,特別是今年1月份以來,北方港口庫存持續攀升。截至2月10日,秦皇島港煤炭總庫存量為841萬噸,較上期增加17.5萬噸;國投京唐港煤炭總庫存233.96萬噸,較上期增加19.6萬噸;曹妃甸總庫存量為635萬噸,較上期增加12萬噸。
港口庫存壓力越來越大,李朝林認為,秦皇島港有可能聯系上下游“疏港”以緩解壓力,上游大秦鐵路運來的煤將被迫減少,下游電廠拉煤的船只將加快將港口庫存的煤炭拉走;港口的庫存壓力將向上游傳導至煤炭產地,屆時,相對其他煤炭企業來講,擁有自己鐵路線的神華集團將最有優勢。
同時,港口庫存壓力加大也對動力煤價格造成打壓。環渤海動力煤的交易價格數據顯示,在去年年底兩個多月時間暴漲了100元/噸之后,今年已經比去年12月末下跌了110元/噸。
2月10日的最新數據顯示,秦港5500大卡最新平倉價為505元/噸,其中春節后首日就下跌40元/噸;較12月末下跌了110元/噸或17.9%,山西、內蒙、陜西、山東等地主要煤種普遍下跌5元-30元/噸;煉焦煤方面,1月期間太原古交煉焦煤價格下跌30元-40元/噸,河北、山東和內蒙地區焦煤價格下跌5元-20元/噸。春節以來兗礦地區精煤價格再度下跌30元-40元/噸,安徽淮北地區精煤價格下跌45元-55元/噸。
有研究報告稱,近期宏觀數據表明經濟仍呈疲弱狀態,春節期間六大電廠平均日耗僅為34.5萬噸,甚至較去年節日同期(36.3萬噸)下滑5%,預計節后需求整體也難有起色。
邱希哲表示,產能過剩不能單純只看煤炭行業的產能總量、產能布局,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產能狀況、地方政府的產業規劃、國家層面經濟政策的調整都對煤炭產業有巨大影響,若各項因素的影響不能集中到一點,則煤炭產能就無法得到有效管控,過剩問題將會隨著下游產業的沒落而愈發突出。
煤價短期內若能平穩運行煤炭企業尚有喘息之機,若煤價再度暴跌則煤炭巨頭恐更加困難。邱希哲認為,今年3月份將要召開的全國兩會是全年經濟工作的“定調”會議,是否出臺相關刺激性政策屆時將見分曉,煤炭價格的走勢也會在第二季度有所體現。同時,進口煤的沖擊會有所減小,進口量暴增的局面會有所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