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春節前后,河北第一批“吃螃蟹”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業主們陸續欣喜地獲得首筆國家上網電費補貼。目前執行的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含稅)。
記者從英利集團獲悉,截至目前,英利在我省承建且并網的15個居民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中,部分已拿到國家補貼資金。其中,衡水深州市魏橋鎮10千瓦分布式光伏系統業主房瑞達拿到河北首份國家補貼143元和光伏上網結算費146元;邯鄲市臨漳縣2千瓦分布式并網項目獲補貼;曲陽經銷商楊明輝拿到189元補貼;曲陽曉林鄉店頭村2千瓦項目領取430.94元補貼;邯鄲永年7千瓦項目獲補貼2300元。春節后,陸續將有更多分布式光伏發 電項目獲國家補貼資金。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含稅)
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根據2013年8月26日出臺的《國家發改委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的通知》、2013年11月18日國家能源局出臺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文件對業主進行補貼。
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全電量補貼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含稅),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予以支付,由電網企業轉付。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自用有余上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收購。電網企業負責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全部發電量、上網電量分別計算,免費提供并安裝電能計量表,不向項目單位收取系統備用費用容量費,電網企業在有關并網接入和運行等環節提供的服務均不向項目單位收取費用。享受電量補貼政策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由電網企業負責向項目單位按月轉付國家補貼資金,按月結算余電上網電量電費。
“太陽能發電是一種發展趨勢,更是一種長期投資方式”
今年1月29日,衡水深州市10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業主房瑞達,成為河北省首位取得國家光伏補貼資金和電網購電結算費用的用戶,在全省光伏發電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介紹,2013年12月10日,英利承建了房瑞達總裝機容量為1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40塊多晶硅組件全部安裝在兩層建筑的水泥平面屋頂上。12月25日,國網公司對該項目線路連接、逆變器防孤島保護及交流配電箱失壓脫扣等進行測試,驗收合格后與房瑞達簽訂了購售電協議,這套光伏系統開始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方式并網發電。
業主房瑞達的光伏發電系統并網半個月的發電量達407千瓦時,取得國家光伏發電補貼資金146元;上網電量398度,拿到上網結算電費143元,兩項共獲資金289元。房瑞達開心地說:“頭回拿到國家光伏發電補貼資金和上網結算電費,讓咱吃了定心丸。我看好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前景,太陽能發電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也是一種長期投資方式!
據英利介紹,家庭安裝多少太陽能電池板要根據日照時長與自家用電量大小決定。一般家庭投資2至3萬元安裝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系統,自發電量即可滿足自家日常用電需要。目前,國家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財政補貼年限為20年。太陽能電池板使用壽命為25年,10年左右可收回投資成本,同時可保持10年獲得穩定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