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公布了《煤炭物流發展規劃》!兑巹潯诽岢,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形成物流網絡配套銜接、技術裝備先進適用、物流服務綠色高效的現代煤炭物流體系。
這是我國針對煤炭物流行業領域出臺的首份專門性規劃,對于增強煤炭穩定供應能力特別是區域供應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黃金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煤炭產業產能快速釋放,產量持續攀升,調運量也快速增加。2012年,全國煤炭產量36.5億噸,鐵路調運量 22.6億噸,沿海主要港口發運量6.2億噸,分別比2005年增長55%、75%和73%;省際間調運量19億噸,較2005年增長65%。
在煤炭產量和調運量攀升的背后,煤炭物流發展滯后、保供能力較為脆弱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特別是在一些極端天氣的影響下,煤炭供需總體寬松與局部地區相對緊張的格局不斷擾動煤炭市場,成為煤炭產業加快兼并重組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攔路虎。
煤炭保供能力較弱,與我國煤炭資源和經濟發展呈逆向分布密切相關,但也暴露出我國煤炭物流發展水平仍有巨大的挖潛空間。譬如,當前我國煤炭儲配基地建設滯后,主要港口吞吐能力不強,集疏運系統不匹配,應急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市場主體服務水平低,煤炭物流成本高,物流人才匱乏等。
為解決上述問題,《規劃》明確提出,要完善煤炭物流基礎設施,培育大型煤炭物流企業,健全煤炭物流服務體系,提高煤炭物流服務能力,促進煤炭物流科學發展。從具體目標看,我國將加強鐵路煤運通道建設,重點建設11個大型煤炭儲配基地和30個年流通規模2000萬噸級物流園區,培育大型現代煤炭物流企業,建設若干煤炭交易市場,到2020年基本形成現代煤炭物流體系。
“隨著《規劃》進一步實施,煤炭市場長期以來存在的區域性、局部性偏緊局面有望得到根本扭轉!币晃毁Y深煤炭顧問分析說,《規劃》中提到要完善晉陜蒙西寧甘煤炭外運通道、內蒙古東部煤炭外運通道、云貴煤炭外運通道等煤炭運輸通道建設,將有效實現煤炭生產開發和消費布局的聯通,確保產出來的煤能及時運往需要煤的地方,有望使公路運煤的比重下降,進一步提升流通效率。
隨著“九縱六橫”的煤炭物流網絡的形成,煤炭流通的鐵路、公路和水運通道將相互交錯,更有利于形成物流網絡體系,使各種運力的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從而破解區域與區域之間的流通障礙。
也有專家指出,要真正使區域之間的煤炭流通“暢通無阻”,還需要“未雨綢繆”,提升在極端天氣和其他不可控因素下的保供能力,還需加強節點布局,推動大型煤炭儲配基地和煤炭物流園區建設。
根據《規劃》,我國將依托煤炭陸路和水路運輸通道條件,在主要消費地、沿海沿江主要港口和重要鐵路樞紐,建設大型煤炭儲配基地;同時,在大型煤炭儲配基地內,按照合理輻射半徑,建設一批煤炭物流園區。
健全煤炭儲配體系,符合現代煤炭物流發展的要求。從短期看,可能會使社會庫存量有所增加,但從長期看,對于穩定市場、化解區域突發性供需矛盾、化解煤電之爭具有積極作用。
煤炭配煤體系建設應與經濟發展需要相匹配,盡量用足用好現有煤炭企業、中轉港口、煤炭客戶現有的儲配場地,避免人為建設過多的儲配基地,給煤炭物流環節造成過多的產能過剩和中轉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