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網建設的全國聯網即將再進一步。21世紀經濟報道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哈密-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將于本月投產,疆電外送再獲新通道。
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正陵介紹,哈密-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將是世界首條將風光火電打捆、遠距離、大規模輸送的電力通道,其中風電、光伏發電占比超過火電。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投產的特高壓項目達到“兩交兩直”、在建項目“一交兩直”、獲得路條的項目“三交兩直”,此外還獲得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跨區通道項目“兩交一直”。
張正陵表示,國家電網公司已完成相關規劃報告,并上報國家能源局,目前正在評估之中。而現有的規劃將可能根據國家大氣污染防治的要求,進行相應的調整。
疆電外送 特高壓全國聯網
哈密-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全長2210公里,輸電能力800萬千瓦,工程投資約95.6億元,是西北電網的首條特高壓線路。
根據國家能源局提出的要求,這條線路要完成800萬千瓦風電、636萬千瓦火電和125萬千瓦光伏發電機組的電力輸送。該線路與西北電網主網相連,加強新疆向華中的電力輸送。
張正陵介紹,中國特高壓直流輸電能力在近幾年不斷提高。2010年投運的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其輸電能力640萬千瓦;去年投產的錦屏-蘇南特高壓直流工程,輸電能力提高到720萬千瓦;哈密-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進一步提高到了800萬千瓦。
“這個工程也給電網企業帶來非常大的挑戰,”張正陵說,“800萬的風電,要盡量保證不棄風、送到2200公里以外,運行、調度、管理的難度都很大!
盡管仍有爭議,國家電網公司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線路已經搭起了框架。在特高壓交流工程的建設上,山西晉東南-荊門試驗示范項目和淮南-上海特高壓交流項目已經投產;特高壓直流項目上,向家壩-上海直流示范工程、錦屏-蘇南特高壓直流工程也已投產。
哈密-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建成后,將使我國投運的特高壓直流項目增加到三個。
此外,正在建設的溪洛渡-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計劃2014年投產、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工程計劃2015年投產。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華北與華中電網通過1000kv特高壓交流線路完成同步聯網,而華東、東北、西北以及南方電網,與華北-華中電網形成了直流異步聯網。以青藏聯網工程、新疆與西北750千伏聯網工程為標志工程,實現了除臺灣以外的全國聯網。
電網規劃待批
張正陵表示,國家電網公司根據國家能源局的部署,進行了電網規劃的研究,有關報告已經上報國家能源局,目前待批。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的設想,未來在受端形成一個同步電網,即三華電網。在東北、西北形成兩個輸送端。具體的電網方案考慮在負荷中心形成比較堅強的聯網,靠近負荷中心的能源基地,如蒙西、山西,考慮用交流和直流兩種方式來輸送,兼顧沿途省份。
而對于新疆、酒泉、蒙東、川渝等地區,由于離受端比較遠,還是考慮用特高壓直流。
“一是要滿足各個能源基地到用電負荷中心的輸送,二要充分考慮可再生能源的接納,尤其是要解決風電棄風的問題,這和電網的發展高度相關,盡可能減少棄風情況的出現。三就是要在未來電網發展的上,要堅持交流、直流協調發展,既要發展直流也要發展交流。”張正陵說。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獲得路條的項目有“三交兩直”,都處于籌建階段。
一是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后將在華東地區形成環網,國家電網公司計劃未來可以將蒙西和新疆的特高壓直流線路都接到華東環網上。
二是錫盟-南京特高壓交流工程。該工程獲得路條時是從內蒙到華東,張正陵介紹,國家能源局正在考慮能否利用該條線路先把電送到山東,以協助解決京津冀地區的環境問題。
三是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工程。對于金沙江上的特大型電站,國家電網公司仍將采用特高壓直流進行輸送,而對于大渡河、雅礱江流域的中小電站則會先通過500千伏電網匯集起來,通過特高壓交流電網東送,沿途兼顧重慶和湖北的供電需要。
國家能源局正在對上述三個特高壓交流工程進行評估。此外,國家電網公司還在對寧夏太陽山-浙江、酒泉-衡陽兩個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展前期工作。
10月底,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委托開展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電網實施方案研究的函》,共提出研究送電京津冀、山東、長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區重點輸電通道12條,目前正在委托有關中介機構研究方案。張正陵表示,這其中包括了三條特高壓線路,分別為蒙西-天津南、陜西-山東特高壓交流工程和錫盟-泰州特高壓直流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