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石油行業的“國”計“民”生 民企進入需要量體裁衣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3-9-22 15:12:31 用手機瀏覽

  編者按:市場始終存在壟斷,也從不缺乏多元化的競爭,在關乎民生的石油行業,關注和博弈從未間斷。以國企為主導的石油市場有人贊同其發展模式,也有反對的聲音,但國家對于原油和成品油市場的放開和改革的推進并未停滯,石油行業產業鏈上下游不乏活躍的民企的身影。促進民資“新36條”發布后,近期在國務院會議上強調的“盡快在石油、鐵路等領域向民資推出一批項目”和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論壇上指出的“金融石油等領域放寬市場準入”的訊號,是否為石油民企帶來了春天?

  2013年9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研究部署有效落實引導民間投資激發活力健康發展的措施。指出盡快在石油、鐵路等領域向民資推出一批項目。

  隨著中央對民間資本不斷釋放出的利好信號來看,以石油領域為主的民間投資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9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又在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能源開發、公用事業、服務業等領域放寬市場準入。這將進一步給市場帶來機會,尤其是金融和能源等行業。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民間投資增加意味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加大民資準入力度將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但從整個石油產業鏈國企民企的市場份額比例來看,要想推出項目,還需要依照民企自身的綜合實力量身定做。

  地煉重燃希望

  卓創資訊原油高級編輯高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企的進入勢必會讓國內原油市場引入競爭機制,讓市場更為活躍。一旦民企進入, 那么下游產品及成品油定價也將逐步市場化。

  “若國內原油市場放開的話,短期來看,民企大量進入石油開采和管道建設的可能性不大,畢竟需要投入巨資,而且需要相應的技術配備。以目前國內油品市場現狀來看,原油市場一旦放開,因地煉受原料問題困擾多年,民企尤其是地煉會首先在原油進口上投入較大力量”,高健說道。

  有專家稱,此次政策的利好可以使地方煉廠重燃希望火花,極大程度地激發民營煉化企業潛能,增加其對政府的信心,也增強政府的公信力。

  有數據顯示,大型地方煉化企業的年煉油能力已達到全國煉油能力的四分之一以上,并迅速發展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民企進入需量體裁衣

  據資料顯示,目前的油氣行業中,少數幾家大企業有優勢,主要集中在上游。上游勘探、開采主要有三大油企加延長石油四家公司,也有外資和民營資本參與。中游管道上,天然氣骨干網在三大油企,此外,眾多管道在民企、外資以及地方國企手上。

  下游情況比較復雜。煉油,中國原油加工能力不到6億噸,中石油中石化占70%左右,剩下的30%由上千家民營企業構成。在化工方面,參與企業更多,中央企業不占主體。銷售是高度分散的,零售企業全國有十萬家,中石油中石化的比例較高,其他較為分散。批發企業,全國有2500多家,中石油中石化占到三分之二。倉儲企業,全國有300多家,中石油中石化占到五分之二。

  此前,業內期盼原油進口權的放開以民企為主。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競爭力研究部部長許保利認為,原油進口權的放開并不意味著石油價格的下降。價格管制也不會因為民企的進入而消除。此外,放開原油開采權并不會成為政策之選。

  國企掌握先進的勘探和開采技術,個別民企雖具備先進技術,但畢竟未成氣候,這一方面對民企準入的門檻相當高。而前期的勘探和開采技術又需要大量的資金儲備,風險甚大,民企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必須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和意識。

  一些民營企業家擔心與大型國企競爭時仍會受到不公正對待。山東一家成品油企業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像石油這些大型的能源項目,其實民企很難參與進來。對于有資金和技術風險的項目就更不可能。而能拿到的項目,大多數又是不具備實施條件的,民企發展還是有諸多掣肘”。

  對于民間投資的種種擔憂,有專家認為,有關部門應當提供更長效、更細致的制度保障,提升投資者安全感。長江學者、遼寧大學教授林木西指出,改變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實際上就是一場觸及利益的改革,只有通過更多的改革來限制一些以國企名義出現的壟斷利益群體,民間資本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推出的項目在什么范圍內設置試點,項目具體發展規劃是什么,如何為民間投資進行技術和資金支持,市場開放后監管力度都應當在政策中加以明確。要想我們民企長期立足,配套政策細則就一定得落到實處,不然我們很容易在迎難而上的過程中被擊退”,上述山東民企負責人說道。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雖然“新36條”擴大了民間資本的投資領域,但由于政府有關部門觀念未扭轉、政策的細則執行不到位,并未能激活民間資本!懊衿笈c國企相比,在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等方面存在弱勢。若企業積極響應而產生一哄而上的情況,由此引發的政策配套細則不到位和市場管理不當也會引起市場混亂”,高健補充道。
  
  記者手記

  在被認為高度壟斷的石油行業,民營企業頗有“民”不堪命的架勢,但仍在重重困難下逆流而上,想要在行業及市場中占有一席之位。

  石油行業民企要想撞碎這扇“玻璃門”,就需要政府在資本進入時進行量體裁衣。民企在政策利好的大環境下,切勿一擁而上只顧利益,一定要綜合評估自身優勢,意識到在技術和資金投入時是否具備相應的抗風險能力,并揚長避短,找準市場定位,在最需要的位置扎根從而壯大。

  筆者認為,為石油民企推出的項目不僅僅只局限于原油進口權和勘探開采等環節,大型企業聯手民企共同出資組建公司進入油服、管道等領域的方式則較為妥當且實際。整個產業鏈都形成較為均衡的發展模式才是石油民企春天真正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石油行業打響反壟斷案第一槍 能源改革先行
金葉珠寶57億購美虧損油田 業內質疑其利益輸送
2014年全球原油市場供需仍平衡 年度均價或上漲
準油股份2012年銷售額近9成來自中石油
中石油半年凈利655億 石油行業或整體向好
發改委:上半年石油行業總體運行平穩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