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油深陷腐敗案,正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但其海外收購卻是風生水起。
僅在最近一周內,中石油先是欲50億美元收購哈薩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緊接著,又有消息稱,中石油愿意付出至少100億美元收購東西伯利亞天然氣田的少數股份。而就在兩個月前,中石油在安哥拉和厄爾多瓜的收購和合作也剛剛達成協議。
此外,根據中石油此前的規劃,到“十二五”末期,其海外業務將占集團總業務的“半壁江山”。
這意味著中石油要在三年內實現海外油氣產量翻倍,而其海外油氣產量從零到一億噸,用了23年。
有分析師稱,中石油最近負面新聞不斷,反腐問題已經波及管理層和多個下屬公司,此時海外擴張有助于減輕輿論壓力。
海外擴張大動作不斷
9月7日,有消息稱,中石油以約50億美元收購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所持的卡沙甘油田權益。交易完成后,中石油將持有該油田8.33%的權益。據了解,卡沙甘及其鄰近油田預計石油儲量350億桶,當前可采規模為90億桶-130億桶。
中哈兩國元首都表示,支持中石油參股卡沙甘油田。而如果該收購成功,將成為中石油最大規模的一筆海外收購。
而僅隔了幾天,50億美元這一數字就被刷新。
有媒體稱,中石油有意投資俄羅斯天然氣田,愿意付出至少100億美元收購東西伯利亞天然氣田的少數股份,這塊氣田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俄羅斯石油公司運營。
據了解,目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正在開發的主要氣田是Chayanda和Kovykta兩個項目,前者估計儲量為1.2萬億立方米,后者預期儲量為1.5億立方米。
中石油發言人表示,中石油愿意和俄羅斯石油企業達成全面合作,并希望投資俄羅斯上游油氣勘探和開發業務。
對此,中投顧問產業研究部經理郭凡禮表示,中石油加強中亞市場的做法值得肯定,雖然歐美巨頭已經萌生退意,但中亞地區市場前景和開采潛力比較樂觀,中石油的主動出擊或能收到良好效果。這是中石油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步,未來中石油海外油氣產量將更加樂觀,海外業務占比也將逐步提高。
此外,今年6月,中石油稱將參股建設位于厄瓜多爾的太平洋煉廠,力爭年內簽署合作合同;中石油與哥斯達黎加國家石油公司合資的莫因煉廠項目將轉入工程建設階段,初步計劃在2016年前后建成投運。
同月,中石油同意收購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在安哥拉的海上油氣田10%的股權,收購價為15.2億美元。而該油田證實存量為5.33億桶,交易完成后,中石油將持有15%權益。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海外收購如此密集,中石油海外擴張的決心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交易中石油都將以購買股權的形式實現。
對此,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入股的方式涉足海外油氣項目是中石油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手段,這種方式能夠降低其財務壓力、縮小前期投入、降低營運風險。
海外擴張有助減輕輿論壓力
根據中石油的規劃,到“十二五”末期,其海外業務將占集團總業務的“半壁江山”,即到2015年末,其海外作業產量目標為2億噸油氣當量,而2012年這一數字是1.0015億噸。
不過,從中石油上述大手筆海外收購來看,其三年內實現海外油氣產量翻番的目標或指日可待。
周修杰還表示,中石油海外并購的步伐不斷加快,不僅有利于其拓寬油氣進口渠道、增加油氣供應量、提升盈利能力,還有利于我國石油儲備體系的完善和能源安全的保障。
不過,近日,中石油深陷腐敗案,可謂壓力山大。
自中石油前任董事長、國資委前主任蔣潔敏被接受調查后,中石油腐敗案不斷擴大。因此,中石油內部要求處長級別以上的經理基本上每天要出具一份出勤、零事故報告,而與其有業務往來的公司和人員也不斷被查。
昨日,天津燃氣董事長被查,疑與中石油案有關。有知情人士稱,目前來看,中石油腐敗案恐怕還遠未結束,或有更多的涉案公司和人員將被查出。
對此,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認為,中石油最近負面新聞不斷,無論是實體領域的生產經營,還是資本市場的股價表現都有可能受到不良沖擊。
他還表示,此時海外擴張有助于中石油減輕輿論壓力。作為國內實力最為強勁的油氣巨頭,中石油的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油氣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國家能源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