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公路建設首個BT項目——門頭溝魯坨路一期工程正式竣工通車。作為魯家山生物質能源廠惟一的運輸通道,它的竣工將提升城市廢棄物循環利用能力,并帶動周邊旅游業的發展。
陽光下,一條4.2公里高架路泛著亮光,繞了個緩彎直達亞洲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魯家山生物質能源廠腳下。昨天,魯坨路一期工程竣工通車。以前到這里,車需要在蜿蜒的盤山土路上顛簸至少六七公里。
這條路是本市公路建設首個BT項目,它將打通豐臺、門頭溝和石景山區域間的“微循環”線。這種模式的專業術語叫做“建設——移交”,說白了就是建設方先墊錢修路,路通了以后路政部門再分期“還款”。門頭溝區路政局局長黃建強直言:“如果按照老規矩,政府先籌錢再動工,這條路可能現在還沒開工呢!
先修路后付錢如期通路
魯坨路(京原公路舊路——羊圈頭村)是連接門頭溝東南部山區、豐臺河西地區和房山區的一條重要道路,同時也是國家循環經濟示范產業園區——北京魯家山靜脈產業基地與周邊地區聯系的惟一通道。
然而,如此重要的路,前期資金籌備卻是道檻兒。眾所周知,本市重點項目多,路政部門每年的修路資金卻有限。傳統辦法肯定行不通,交通部門干脆換了個思路——魯坨路建設采用BT模式,政府公開招標確定承建方,由承建方負責項目資金籌措和工程建設,項目建成后承建方將工程移交給業主,業主最后支付項目工程投資和融資費。
“這在本市公路建設領域尚屬首次!秉S建強說,“這種做法能促使施工方主動按時完工,不會拖延工期。因為建設經費是他們墊付的,越晚修完資金越難周轉開。為了保證質量,我們還會聘請第三方監理,確保速度更保證質量!
最快能跑每小時60公里
從地圖上看,魯坨路一期的起點是門頭溝區潭柘寺鎮與京原公路舊路相接,終點為首鋼魯家山石灰石礦場東側。公路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路線全長4.2公里。
一位現場施工人員說:“路面寬8.5米,橋梁設計荷載標準是按照最高標準修建的,絕對可以保證往來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大車載重。”根據資料顯示,魯家山生物質能源項目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廢棄物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環境保護工程,建成后日處理城市廢棄物3000噸,年處理100萬噸,項目預計年余熱發電4.2億度,每年可節約14萬噸標煤。
未來,魯坨路還有二期工程!靶侣范蔚脑O計圖紙已經基本完成,預計今明兩年就能開工!秉S建強介紹,二期將由生物質能源廠通至豐臺區王佐鎮羊圈頭村東,長約4.1公里!白罱K,魯坨路將與西六環、京原公路新線、京原公路舊線、建設中的京昆高速公路等相交,它的建成對門頭溝東南部地區和豐臺河西地區、房山區之間的聯系具有重要的意義,對道路周邊經濟增長以及沿線地區旅游業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和支撐作用!
全程依山高架沒了急轉彎
昨日,記者在魯坨路一期試駕。雖然道路就在半山腰上,但是卻沒有山路常見的急轉彎,彎道都被抻長放緩了,汽車行駛起來顯得更平穩!拔覀冊谠O計建設過程中特別減少了彎道行車,并通過安裝交通標志、標線施劃、路面鋪裝、安保工程等措施,改善了道路通行條件,這種做法還能減少單車排污量,相應節約能耗!秉S建強說。
其實,這條新路的節能辦法還有不少。比如,道路修建過程采用了無聲破碎劑代替炸藥。一位施工人員說:“就是在巨石上打眼,然后在孔內裝上無聲破碎劑,巨石逐步分解慢慢掉落,大幅度降低了施工對空氣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