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烏魯木齊開建新疆首個垃圾填埋氣發電項目
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時間:2013-7-10 18:58:37 用手機瀏覽

  昔日生活垃圾產生的惡臭氣體如今也能轉化成寶貴的電能。烏魯木齊市垃圾填埋氣體收集發電項目日前已經開工,這是全疆首個垃圾填埋氣發電項目。

  按照一戶居民年平均用電2000千瓦時計算,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1250萬千瓦時發電量,可滿足6000多戶居民一年的用電需求。

  8日,記者從市城管委(行政執法局)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獲悉,該項目總投資3420萬元,總建筑面積1166.5平方米,五臺500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2500千瓦時,年發電量1250萬千瓦時,今年將建成投入兩臺機組。每年減排二氧化碳量達109326.96噸(按日均垃圾進場量1300噸計算),計劃今年10月中旬竣工。

  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負責人介紹,由于垃圾的降解,生活垃圾中的有機物在厭氧的情況下發酵會產生大量沼氣,既會成為大氣污染源,還會引起填埋場火災和爆炸事故的發生,但沼氣卻是一種理想的發電氣體燃料。

  相關數據顯示,每噸垃圾產生填埋氣的量為110~200立方米,這些臭氣收集起來,經過脫硫器由貯氣罐供給燃氣發電機組,在發電機內燃燒產生電力。

  “按每年產出1250萬千瓦時的發電量計算,可滿足6000多戶居民一年的用電需求!痹撠撠熑苏f,此項目是市委、市政府打造的民生建設精品工程和循環經濟發展的亮點工程,這對提高垃圾無害化、改善人居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繼續閱讀:

  大浦溝日收運垃圾已超設計標準 垃圾循環利用迫在眉睫

  烏魯木齊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是烏魯木齊市最大的垃圾處理場,占地約100萬平方米,處理全市80%的生活垃圾和100%的醫療垃圾。全市的生活垃圾通過集中、轉運、二次轉運、壓縮運送到這里進行填埋處理。

  “不是所有的垃圾填埋場可以實現填埋氣發電的。”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負責人說,利用填埋氣發電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垃圾日處理量不能低于500噸,否則無法收集到充足的填埋氣;二是所處理的垃圾必須是生活垃圾,不能包含建筑和工業垃圾,否則無法充分發酵,生產沼氣。

  自2003年投入運行以來,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共計處置生活垃圾600余萬噸,日均處置超3000噸。烏魯木齊生活垃圾日處置量從2003年的1000噸增加到1200噸僅用了5年時間,而從1200噸增加到3000噸(2008年~2012年),卻用了不到5年。

  目前填埋場日收運垃圾已經超過設計標準,因此發展循環經濟迫在眉睫。“填埋場填埋氣體的產生速率在第10年的時候將達到最大產值,產氣時間可延續40年以上。”該負責人說。

  目前,烏魯木齊市對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是焚燒、堆肥和填埋三種。

  垃圾填埋氣發電是一種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作為一種新型綠色電力來源具有建設周期短、運營成本低、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可使城市垃圾化害為利、變廢為寶,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據悉,去年烏魯木齊市首個關于垃圾處理及循環利用的總體規劃出臺——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將被打造成固廢循環經濟示范園區,這將為烏魯木齊市未來垃圾處理提供科學的發展處理依據,確保城市各類固體廢棄物得到妥善處理,保障烏魯木齊人民的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浙江臺州垃圾焚燒發電量居全省首位
山東省壽光市生活垃圾不再埋 全部用來焚燒發電
重慶萬州垃圾焚燒發電廠首次并網發電成功
安徽垃圾焚燒發電廠裝機容量達17萬千瓦
江蘇常州市第4個垃圾焚燒發電廠 采用PPP模式
四川綿陽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固體廢棄物將循環利用
山東聊城生活垃圾變身資源富礦
湖北鍋頂山生活垃圾焚燒 發電廠昨起試運行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