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中國油源多元化戰略加速 三成石油來自跨境管道
來源:全球節能環保網 時間:2013-6-26 12:36:15 用手機瀏覽

  中俄22日簽訂總額達2700億美元的長期供油協議,讓人們看到僵持多年的中俄能源談判的曙光,也看到了中國石油戰略的進展。

  根據中石油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簽訂的供油協議,俄羅斯將在目前中俄原油管道(東線)1500萬噸/年輸油量的基礎上逐年向華增供原油,到2018年達到3000萬噸/年,通過中哈原油管道(西線)于2014年1月1日開始增供原油700萬噸/年,在中俄合資天津煉廠建成投運后,每年供應910萬噸原油。

  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石油進口俄羅斯原油量將達到4610萬噸/年。在中國原油進口的大盤子中,油源將更加多元,管道油將讓中國在石油貿易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這是中國石油來源多元化的成果,應該向前推進,并應進一步分散石油來源,保障能源安全。

  三成石油來自管道

  中俄長期供油協議涉及中國東北和西北的原油管道。其中東北,即中俄東線原油管道逐步達到3000萬噸/年的供應量。西北,即中哈原油管道明年起增供原油700萬噸/年。中哈原油管道設計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管道一期工程已于2006年5月實現全線通油,二期工程尚在建設中。

  在此之外,中緬管道也在建設中。中緬油氣管道的輸油管道,設計輸送能力為2200萬噸/年。按照管道設計路線,從緬甸西海岸馬德島上岸,跨越緬甸全境,在云南瑞麗進入中國西南,除了輸送緬甸生產的石油,還可以運輸進口自中東和非洲的原油。

  未來中俄供油協議落實后,俄羅斯向中國年供應原油4610萬噸,中哈管道滿負荷2000萬噸,中緬管道2200萬噸,管道進入的原油總量將達到7660萬噸左右。于去年全年進口2.7億噸石油對比,來自管道的占到28%。

  林伯強分析,管道將減少運輸途中的風險,分散經過馬六甲海峽的石油進口量。他認為,石油的風險主要歸結為兩方面,一是產地的風險,二是運輸路線的風險,來自俄羅斯的石油增加將分散風險,管道運輸也能降低風險。

  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震則認為,因為采油區國家集中在中東、非洲,石油貿易主要還是在海上。但如果有陸上管道,對海上貿易、簽供應協議、應急保障會有好處。

  多元化難題

  對于中俄能源合作,國內學者一直擔憂執行情況。王震認為要有耐心,慢慢來。此次,中石油還與俄羅斯諾瓦泰克公司簽訂了一項協議,獲得后者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的20%股權,其中包括一份長期供貨合約,規定諾瓦泰克每年向中石油供應300萬噸液化天然氣。

  林伯強對記者說,中俄雙方各有需求,俄羅斯要尋找新的潛力市場,中國要分散油源,加上合作方式也比以前有進步,未來會有進展,但中俄和中緬管道未來也存在變數,需要看執行情況。

  王震稱,俄羅斯對華4610萬噸供應量相當于其產量10%左右,中國石油進口量的17%左右。他認為,這確實是中國油源多元化和中俄合作的一大步。

  除了石油供應方式,中國石油進口地也越來越多元。近年來,我國陸續和俄羅斯、委內瑞拉、安哥拉、哈薩克斯坦、巴西等國簽署“貸款換石油”協議,尤其是從委內瑞拉、安哥拉以及南美進口的石油顯著增加。此外,我國進口自非洲的石油也在增多,但總量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油氣管道安全隱患多 平均10公里有2.5處隱患
中緬天然氣管道開始天然氣置換 即將全線運行
爭議運費價格 中俄“石油換貸款”再起風波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