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圍堵中國光伏10年,美國為何還是丟了世界第一?
來源:正解局 時間:2022/1/26 16:19:08 用手機瀏覽

2021年過去了,各項統計數據相繼出爐。


上周,國家能源局發布信息稱,我國去年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約5300萬千瓦,連續9年穩居世界首位。


2021年年底,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3.06億千瓦,突破3億千瓦大關,約相當于13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連續7年穩居世界首位。


美國曾經是光伏產業的世界老大,圍堵中國10年,為何還是失敗了?




去年4月20日,《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光伏產業目前幾乎完全依賴中國制造商提供的低成本太陽能電池組件,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板和零部件也都來自中國。


甚至連光伏產業上游的多晶硅生產,絕大多數也掌握在中國企業手中。


確實,今天全球光伏產業的基本格局是中國一家獨大。


比如多晶硅,這是用來制造太陽能板的材料,過去10年里中國在全球硅片生產領域的占比提高到九成以上,而美國占比則下降到可憐的5%。


其他原料和設備的產量,中國也占絕對優勢。



光伏產業各個環節的產品中國產量占全球的比例


再來看一組數據:


2020年底,中國光伏發電裝機量累計253833.80MW,穩居全球第一。這一數字是排在全球第二的美國的累計裝機量73813.70MW的近3.5倍。

2020年中國新增裝機容量為48.20GW,是美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的3倍多,且連續8年位居全球首位。

2020年,中國光伏發電量達到美國發電量的兩倍多。

2020年,中國光伏發電專利數量為4089項,是美國的27倍還多。

2020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124.6GW,連續14年位居全球首位

……


不需要數學計算也能看出來,中美光伏產業的力量對比,已不是百分比上的差距,中國對美國是成倍的領先。




有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光伏產業各環節的全球占比分別為:硅料67%、硅片97%、電池片79%、組件71%。


中國的太陽能電池因為先進的技術、優異的性能和極高的性價比,已經進入NASA的采購,為60顆衛星提供動力。





毫不夸張地說,美國在光伏產業方面已經嚴重落后于中國。


圖片


但要知道,美國曾經是光伏產業的霸主。


1954年4月26日,《紐約時報》在頭版刊登了一則新聞,向全球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可能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并最終實現人類最為珍視的夢想之一——將幾乎無窮無盡的太陽能用于文明。


正在在前一天,美國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制造出了硅光伏電池。


在接下來的太空時代,美國將太陽能電池普遍用于航天航空等領域。


從科技領域的產業化算起,美國在光伏領域的市場化已經有60年了。


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也曾給美國的光伏產業帶來契機。


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


在石油價格上漲的推波助瀾下,作為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產業,美國光伏產業迎來一波發展熱潮。


美國國會第一時間通過法案,促進光伏產業開發。


雄厚的技術力量加上急切的政策支持,讓美國成為光伏領域絕對的霸主,孵化出不少世界一流的光伏企業。


1977年,ARCO(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并購了工程師Bill Yerkes兩年前創立的太陽能公司,組成了新的光伏企業ARCO SOLAR。


1979年,ARCO SOLAR在美國加州投建了當時可謂是世紀最大的晶硅光伏鑄錠、切片、電池和組件制造一體化的生產基地。


一年后,ARCO SOLAR成為全球第一家年產超過1兆瓦的光伏組件生產商。


為了充分打開消費市場,讓普通民眾能夠支撐起光伏產業,1997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簽署了“百萬太陽能屋頂計劃(Million Solar Roofs Initiative)”,宣布美國將建設上百萬個家用光伏系統。


這一計劃不但使美國在世界光伏工業中保持強勁的競爭力,還有效減少了美國溫室氣體的排放。


美國大旗一豎,其他發達國家紛紛跟進,爭相發展光伏產業。


如果按照這樣的劇本發展下去,美國將像領導芯片市場一樣領導甚至壟斷全球光伏市場,取得新能源的控制權和定價權。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從2000年到2017年的十幾年間,當光伏產業發展速度在各種可再生能源產業中位居第一,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容量擴張320倍的時候,美國企業在全球太陽能電池板總產量的占比竟然只有3%。


也就是說,進入21世紀后,美國僅用了十多年時間,就把半個世紀的基業完全拋光。



美國光伏產業衰落,根源在美國人自己。


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美國企業普遍開始對金融化的追逐,從關注創造實際的物質財富轉向了關注提高紙面資產的價值。


企業為股東負責,很少考慮可長期發展的技術和產業。


畢竟,股價的提升對于資本市場和國內的政治環境是有好處的。


華爾街資本趁機控制了各大企業。


大批財務經理接管公司,僅通過對市場數據的研究便制定企業的經營策略,他們關心短期的收益,對長期投資于一項有發展潛力的技術根本不感興趣。


正是這樣一幫對技術一竅不通的人,左右著美國光伏產業的走向。


很多職業經理人勾結華爾街資本,對有前途的光伏企業實施并購,可那些收購了光伏企業的大公司,只關心收購后產生的估值增加,卻連收購的到底是什么公司和什么技術都不了解,更不知道這些技術會在未來呈現怎樣的價值。


如果買來的光伏公司在幾年內無法實現高額利潤回報,大公司就會用各種形式將光伏企業剝離。


一來一去,光伏企業就被弄死了。


就拿商業巨子通用電氣來說,從2007年正式宣布進入光伏產業,建廠計劃一拖再拖,業務幾經變更,最后通用電氣于2019年賣掉了太陽能和儲能業務的大部分股權。


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它將永遠缺乏耐性,而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產業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新興領域。


華爾街的介入,對美國光伏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壞。


可吊詭的是,資本卻從中賺得盆滿缽滿。


第二,政府沒有出面引導。


平衡資本短視行為最重要的籌碼就是政府引導,可在資本瘋狂榨取光伏產業的時候,美國竟然什么都沒做。


美國政府沒有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支持導彈和太空計劃那樣,對光伏產業進行大筆投資。


這里面有個優先的問題,因為太空計劃由國防部管理,而光伏產業則由能源部管理。后者直到1977年才成立,還被石油和煤炭巨頭長期把持。


美國的兩黨之爭,雙方都在爭取資源大佬的支持,小眾且不成熟的光伏產業自然受到冷落。


光伏產業的發展有一個必然目標,就是降低成本。


只有成本足夠低,才能提高裝機數量,產生更多電能。電賣出去,賺到的錢繼續裝機,產業才能形成正循環。


但美國的原材料和人工都很貴,光伏產業的裝機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公司的利潤空間很小。


這既不符合華爾街的利益,也不能被美國政府接受。幾番探索后,光伏在美國,成了資本和政府的棄兒。




反觀中國,則是光伏產業發展的教科書。


中國的太陽能發電電池研究,算起來起步并不比美國晚太多。


上世紀60年代,我國就已開啟這方面的研究,同美國一樣,在當時主要是為了滿足我國空間技術發展的需求,生產太空用的太陽電池與光伏發電系統。除此之外,基本沒有民用的研究和應用。


21世紀的頭10年,國內多所研究機構與國內知名學府合作,對光伏發電過程中的各種材料、設備都進行了基礎研究,包括晶體硅薄膜太陽電池、晶體硅太陽電池工藝與光伏應用技術,尤其是應用最廣的薄膜太陽能發電電池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沒有停過。


不少國內外學者加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相繼成立。


2010年到2012年,在類似“金太陽”示范工程這樣的政策刺激下,國內光伏發電開始步入市場化階段,雖然規模依然不大,但提升速度較快。


2013年是中國光伏發展的轉折點。


不斷利好的政策釋放,外加行業發展的清晰規劃,我國光伏產業在補貼政策的推動下進入高速發展期,隨后的幾年里,國內新增裝機容量以年均超四成的速度增長。


技術和政策催生出一大批優秀的光伏企業,持續帶動光伏裝機總量屢創新高。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光伏領域已有80多家上市公司,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在光伏產業的各環節均處于明顯的優勢地位。


現在,“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按照規劃,我國將嚴控煤電項目。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政府一直秉持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觀,在光伏產業引入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和先進裝備等,實現生態養殖、循環農業技術模式集成與創新,在綠色能源領域有更長期的規劃和發展。


曾經世界第一的美國,自然不甘心落后于中國。


從2011年初次交鋒到現在,美國圍堵中國光伏產業,已經持續了整整10年。


2011年,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實行“反補貼”、“反傾銷”調查。


2012年,美國針對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大幅調高關稅,高達34%-47%。


2014年,“雙反”加劇,稅率再次大幅提高。


2018年,美國啟動“201條款”,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電池片和組件征收疊加稅率,總計高達80%以上。


同年4月,“301條款”啟動,中國光伏組件產品進入加征關稅清單。


同年9月,美國對中國2000億進口產品額外征收10%的關稅,其中就包括光伏的全產業鏈設備。


2019年,美國政府再次將“301條款”的關稅水平從10%提高至25%。


最近幾年,美國一直猛打“新疆牌”,除了政治原因,還有深藏的經濟動機。


光伏產業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7月,美國商務部借助打“新疆牌”的機會,以杜撰的“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為借口,將新疆四家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列入黑名單。


2021年12月9日,美國在眾議院通過了一項針對中國的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全面制裁新疆的光伏企業,禁止美國企業進口與中國新疆相關的光伏產品。



新疆官方對美國無理打壓我國光伏產業的聲明


因為,中國光伏多晶硅產能占全球的85%以上,新疆硅料則占全國57%。


打壓新疆,就是打壓中國的光伏產業。


競爭不過,美國就玩陰的。


然而,10年的圍追堵截,美國丟掉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中國光伏產業卻成長為全球光伏的領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割草Or薅毛?2021,中國光伏復仇記
美韓聯手!能否撼動中國光伏產業?
200元/kg不遠了 硅片不為硅料漲價買單后誰來“填坑兒”
中國光伏十誡!
擴產兇猛 中國光伏建廠“勝地”
中國光伏:絕境中的逆襲
一毛錢一度電:中國光伏改變世界的力量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