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徽縣18萬噸廢棄秸稈讓“三方共贏”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時間:2022/1/25 19:34:28 用手機瀏覽

徽縣是典型的甘肅南部農業大縣,全縣主要種植玉米、油菜、小麥等農作物,每年農作物秸稈產生量在18萬噸以上。如何將大量的農村秸稈廢棄物變廢為寶?多年來,經過探索,徽縣走上了一條“變廢為寶”的秸稈與農業產業循環發展之路。

“以往農村廢棄秸稈成為農村污染物,秸稈燃燒不僅浪費資源,也污染了人居環境。如今‘變廢為寶’,農民得到了真切的實惠!被湛h能環辦主任高斌說,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徽縣積極向上爭取,2021年獲批實施省農業農村廳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項目,通過項目實施,使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由上年的85%提高到91%以上。

徽縣成為全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以來,全縣大量的農業秸稈、林業廢棄物等得到有效轉化利用,禁燒秸稈的場景不復存在。

據高斌介紹,徽縣依托項目支撐,以甘肅良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在永寧鎮永街村建成年加工1萬噸秸稈固化成型燃料和5千噸秸稈飼料加工廠,在永寧鎮、水陽鎮、栗川鎮、銀杏樹鎮、江洛鎮建成6處秸稈收儲運中心,年秸稈收儲總量為2.3萬噸,并組建了12個秸稈撿拾隊。

記者了解到,徽縣通過向農戶公開收購農作物秸稈、組織秸稈收儲隊伍撿拾秸稈等多種方式,開展農作物秸稈離田收儲工作,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稈收儲運和加工利用體系,暢通秸稈從田間到工廠的“最后一公里”。農戶通過秸稈收儲銷售,每畝小麥秸稈可增收200元、玉米秸稈可增收300元,既解決了秸稈無處堆放的麻煩,又為群眾帶來實惠,解決了露天禁燒秸稈的難題,減少了環保壓力,實現環境保護、成本節約、農民增收三方共贏。

“為延長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形成秸稈商品化利用消費市場,全縣借助項目扶持,在永寧鎮、銀杏樹鎮2個鄉鎮的10個村,購置推廣生物質烤火爐1672個、生物質熱風爐150個,完成改造甘肅兆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鍋爐1個,示范、推廣使用生物質爐具和秸稈固化成型生物質燃料,為秸稈生物質燃料商品化運行主動創造市場!被湛h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永春說,農戶使用生物質燃料與燃煤相比干凈衛生、價格便宜,每噸可節約500元。

徽縣依托現有大型養殖企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將秸稈收儲運中心建設與養殖企業相結合,開展玉米、小麥秸稈的青貯飼料化利用,縮短農作物秸稈從田間到飼料再到養殖的轉運距離,促進秸稈飼料化高效利用,節約收儲、加工和飼養成本。

2021年,徽縣共收集利用農作物秸稈2.53萬噸,林業廢棄物1000余噸,實現秸稈商品化經濟效益1038.19萬元,其中完成生物質燃料2334噸,銷售產值達233萬元,實現凈利潤46.68萬元。

目前,全縣加工銷售秸稈飼料2.3萬余噸,已經銷售到陜西西安、漢中等省外市場和徽縣附近養殖場,年銷售產值達804.79萬元,實現凈利潤114.97萬元。

徽縣秸稈產業發展過程中,實現了以秸稈綜合利用為載體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通過將農作物秸稈、林業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進行燃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利用,將優質麥秸、玉米秸稈進行飼料化利用,走上了秸稈綜合利用與農業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在徽縣永寧鎮永街村和城關鎮石佛村,已經形成了100畝秸稈基料、肥料發展的有機綠色農產品示范種植基地,大量種植有機蔬菜、水果等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在銀杏樹鎮宏化村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企業現有養殖產業和1200立方米大型沼氣工程,開展以秸稈飼料促養殖、以養殖促沼氣發電及沼肥促有機果蔬、牧草種植的多元化產業發展。

“以秸稈為紐帶,全縣圍繞秸稈燃料、飼料、基料和肥料化綜合利用,逐步形成以傳統農業種植為基礎的秸稈產業鏈,構建了‘秸稈-基料-食用菌’‘秸稈-燃料-農戶’‘秸稈-肥料-種植’‘秸稈-飼料-養殖-沼氣-種植’的農業產業循環融合發展模式!被湛h農業農村局局長白澤介紹說,全縣促進資源高效轉化和物質高效循環,實現“變廢為寶”,推動了有機綠色循環農業快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吉林委員建議發展秸稈沼氣提純天然氣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