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德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其中提到生物質能相關內容:
優化能源供給結構。積極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快能源體系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發展。嚴控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增加清潔能源生產供給能力,因地制宜、統籌推進風電(存量)、光伏、生物質、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推進華能、運達等“十三五”存量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力爭到2022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網。到2025年,力爭新能源發電裝機突破80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和發電量比重分別達到60%、35%左右。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建設,推動光伏發電與生態環境治理相融合的多元發展。鼓勵新建集中式風電、光伏項目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或租賃儲能設施。積極探索新能源接入系統和智能電網建設,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優化供暖用能結構,大力推行空氣源熱泵等新型能源產品,提升熱源保障能力。2025年年底前,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左右。完善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四縱四橫”高壓天然氣管網,提高天然氣供應能力。探索成立魯北天然氣交易平臺,建設應急調峰儲氣設施,打造區域性儲氣調峰中心。推進臨邑中石油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等工程建設,到2025年,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8%以上。
壓減煤炭消費總量。嚴格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制定“十四五”煤炭消費壓減方案和年度計劃,到2025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省下達任務目標以內,煤炭消費總量占能源結構比重下降到60%左右。關停整合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電廠15公里供熱半徑范圍內的熱電機組及配套燃煤鍋爐。禁止新建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對新建35蒸噸/小時以上的燃煤鍋爐嚴格執行煤炭減量替代辦法。新建生物質鍋爐不得摻燒煤炭、重油、渣油等化石燃料。
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加大農村電網建設力度,全面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推進燃氣下鄉,支持建設安全可靠的鄉村儲氣罐站和微管網供氣系統。加強中心城區和縣(市、區)建成區商鋪供熱、供氣保障,落實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清潔取暖保障。加強煤炭清潔化利用。發展農村生物質能源。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擴大集中供熱范圍,因地制宜推行氣代煤、電代煤、熱代煤、集中生物質等清潔采暖方式。暫時無法實現清潔取暖的區域和農業生產用能全部采用清潔煤。強化農村地區已完成氣電代煤改造工程的日常運行維護和保障。到2025年,基本完成農村取暖、養殖業及農副產品加工業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替代。
專欄2:應對氣候變化重大工程
大力推進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實施華能齊河生物質熱電聯產工程項目、寧津恒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萬噸/年糠醛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加強生物質鍋爐燃料品質及排放管控,禁止摻燒垃圾、工業固廢,對污染物排放不能穩定達標的生物質鍋爐進行整改或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