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裝機需求沖破200吉瓦看,多晶硅供需上半年基本平衡,2022年四季度新擴產項目密集投產后,2023年開始多晶硅供應過剩不可避免。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
12月17日由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1年光伏新時代論壇”正式召開,會上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為大家做了《光伏產業鏈盤點及市場走勢》的演講。
部分節選如下:
今年以來,多晶硅價格從年初的8.8萬元/噸一路上漲,最高漲至27.2萬元/噸。而從供需來看,實際并未達到供不應求的局面。今年共有約58萬噸的硅料,可生產200GW左右的組件,全球裝機預期在160-200GW之間,因此,硅料全部加工成組件后供應與安裝是平衡的。為什么出現價格跳漲?
價格跳漲原因
首先是因為中國“雙碳”目標提出后,全球減碳行動的蓬勃興起,造成全球市場對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的追逐。
其次是在光伏領域,整個光伏下游的的擴產,尤其硅片端有400GW的擴產規模。大規模的擴產引發企業對硅料供應的焦慮,紛紛簽訂長單,在余量有限的情況下,市場零星交易的硅料價格飆升,帶動硅料價格逐月攀升。
另外,今年秋冬之際“能耗雙控”和“有序用電”影響部分企業的生產,部分企業恐慌性搶購,進一步加劇了硅料緊張和價格的上漲。
明年供應鏈情況
從2022年裝機需求沖破200吉瓦看,多晶硅供需上半年基本平衡,2022年四季度新擴產項目密集投產后,2023年開始多晶硅供應過剩不可避免。
針對當前多晶硅零售交易價格的回落,呂錦標表示在當前下游清庫存的情況下,價格下調已經從組件端傳導到硅片端,也必然引發多晶硅價格下行。但是考慮明年大幅增長的市場需求,上下游各端都希望價格的調整是一個平緩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