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4月中旬開始,煤市漸起波瀾,直到10月初又卷起“滔天波浪”,再到10月下旬“飛流直下”,真是好一幅“碧海潮生圖”,鐫刻了生動的走勢脈搏,在近年來的市場行情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2月上旬,煤價跌跌不休,產地產能釋放,運費下跌,終端庫存緩慢補庫,市場情緒不斷的走低。那么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一下:
產能產量看:2019年全國煤炭產量為38.46億噸,2020年全國煤炭產量為39億噸,2021年1-10月全國煤炭產量為32.97億噸。不難看出最后兩個月按照2020年全年產量來看,基本供需持平。
國家政策看:陸續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關于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 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那么加快節能低碳技術的研發推廣,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結合儲能、氫能等新技術,促進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就會提上以后的日程,在不久的將來實現轉化為成果。
新能源發展情況: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超10億千瓦,達到10.02億千瓦,相當于40多個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到43.5%。
下游需求:12月份,氣溫還仍將下降,上半月中東部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將帶動采暖用電持續釋放,國內需求有望擴大;預計當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左右,全年用電量增長10.8%。
最后,筆者想說,新能源的發展勢不可擋,已然到10月底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全國發電量的43.5%,疊加能耗雙控的政策下,諸多高耗能項目下馬。那么煤炭產能在冬季保供結束后,產量的過多釋放有無必要?核增的產能若退出一部分,是否會對來年煤炭市場帶來一些回暖?值得我們共同思考。(晉能控股晉城煤炭事業部煤炭運銷分公司 秦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