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南以實現“雙碳”為目標,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島,發展光伏產業已成為海南加大清潔能源占比的重要途徑。今年10月底,海南省發改委發布的《海南省“十四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也著重提到,將持續發展風電、光伏產業,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消納能力。
直至今日,海南光伏產業發展情況如何,現階段又面臨著怎樣的變化?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前期經歷了集中式光伏電站大量建設后,海南已逐步勒緊集中式電站發展,轉而推動對土地面積要求更低的分布式電站發展,各類“光伏+”產業也已應運而生。
樂東最大光伏電站年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
11月15日,由?啬茉垂煞萦邢薰驹邡L歌海鹽場投資建設的平價光伏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是樂東黎族自治縣目前最大的單體光伏項目,也是今年以來海南啟動的體量最大的集中式光伏項目之一。在陽光下,22萬余塊接連布設的光伏板在約1400畝的土地上綿展開來,顯得耀眼而壯觀。
“我們的裝機容量為100MW,年均發電量約16372.9萬kW·h,每年可減少1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節省下約5.02萬噸的標準煤。”?啬茉聪嚓P負責人介紹道。
隨著國家持續倡導低碳發展,并提出具體的“雙碳”目標,近年來,光伏產業在全國范圍內的發展速度都可謂迅猛,而位于祖國最南端、作為擁有國內最充足光照的省份之一,海南在發展光伏產業方面具備天然優勢和巨大潛力。而隨著海南著力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島,對于清潔能源的需求也助推了光伏產業在海南的落地。
集中式光伏電站5年前曾迎發展期
近年來海南光伏產業發展情況如何?海南電網的一則統計數據可以有所體現。數據顯示,2018年,海南光伏總發電量為6.0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89.52%;2019年,光伏總發電量為大幅提升至13.8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28.34%;2020年,海南光伏總發電量為14.29億千瓦時,增長勢頭驟降,同比增加3.43%;今年1-7月,海南光伏總發電量為9.8億千瓦時,同比增加8.56%。
年發電量增速為何呈現“先漲后降”的態勢呢?省內一家電力企業相關負責人陳徹告訴記者,海南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期集中于2016-2017年,這兩年間光伏產業以集中式光伏電站為主,發展十分迅速,僅約2年時間相關備案規模便已超過“十三五”相關規劃中的總規模,并基本在2018年完成投產,導致2019-2020年沒有建設指標和接納能力,出現了一定的“真空期”,體現在數據上便是增速的放緩。
“那時是政策的紅利期,諸多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陸續落地,確實對省內的清潔能源結構帶來了良性的效益!标悘卣f。陳徹表示,由于集中式光伏電站需要占用較大規模的土地面積,在大批量的項目得以備案的情況下,省內相關土地資源也面臨著進一步吃緊;與此同時,眾多上馬項目中還出現了少數拿地后“不開工、慢開工”的現象,使得集中式電站的風評下降,口碑受到影響。
“集中式”已逐步向“分布式”轉變
今年被光伏行業稱之為我國光伏項目全面平價上網第一年。為規范全省集中式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工作,今年3月,海南省發改委發布《關于開展2021年度海南省集中式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集中式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實施總規?刂,具體由省發改委根據2021年度及“十四五”期間全省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確定。同時要求,每個申報項目規模不得超過10萬千瓦,且需同步配套建設備案規模10%的儲能裝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海南省發改委還發布了《關于做好2021年度我省集中式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工作的補充通知》,對項目備案后的有效時限也做出了調整,將此前的“項目備案后2年內未實際開工建設的,將取消備案資格,收回相應的指標規!闭{整為項目取得備案后1年內未實際開工建設的,將取消備案資格,收回相應的指標規模。此舉也被認為是在省內土地資源趨緊的情況下,對占地面積較大的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上馬的勒緊措施。
從導向上,海南已從大力推動集中式光伏電站向控制集中式電站規模、倡議分布式光伏電站發展的思路轉換。今年7月,海南省發改委下發《關于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積極開展多種形式、多場景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推動政府投資新建建筑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等措施,鼓勵在政府公共機構、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廣泛開發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兑庖姟诽岢,政府投資新建建筑按照“應建盡建”原則,必須在項目設計、概算、施工時,同步在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設施,基本實現屋頂光伏建筑一體化全覆蓋,否則不予以審批。同時,《意見》還提出分布式光伏電站不列入年度建設規模,戶用光伏電站由供電企業受理申請,每月底集中向市縣能源主管部門或行政審批部門備案。固定建(構)筑物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復合型分布式光伏電站由市縣能源主管部門或行政審批部門直接備案,政策寬松程度可見一斑。
“光伏+”推動多個產業發展
“看到我們樓頂的深藍色光伏板了嗎?這就是日月廣場日均節約5噸標準煤的秘密武器!”望著日月廣場各樓樓頂安裝的光伏發電項目,?谌赵聫V場相關負責人笑道。據其介紹,該光伏項目運行一年多來日均發電1.2萬度,年度發電量約450萬度,占日月廣場總用電量10.76%。轉化為碳排放量后,節約180萬千克標準煤,減少污染排放122.4千克碳粉塵、448.65萬千克二氧化碳、13.5萬千克二氧化硫、6.75萬千克氮氧化物。
記者了解到,隨著分布式光伏發電逐步被市場所認可與使用,“光伏+”的情景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個產業當中。在位于?谌T坡鎮和甲子鎮交界處的海口菜籃子信義光伏龍灣“農光互補”常年蔬菜種植基地內,便存在光伏發電和農業大棚種植跨界融合的“農光互補”種植模式,“光伏+農業”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為海南“蔬菜淡季”提供了助力;在定安縣定城鎮,“漁光互補”產業扶貧項目在魚塘上方鋪設光伏板進行發電,水下養魚等水產品,探索出了一條“漁光互補”產業發展新模式;位于東方市的大田鎮則致力于打造“光伏小鎮”,村民集體出租屋頂,收獲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記者注意到,隨著海南的自然優勢加之自貿港的政策和制度優勢愈發明顯,眾多資本也攜光伏項目入局海南。今年以來,華潤電力已宣布將在海南發展“光伏+農業”“光伏+漁業”“光伏+中藥”等復合能源產業;和邦生物也攜手海南仁愛等合伙人進入光伏發電領域,?啬茉磩t出資900萬元,設立光伏全資子公司,進一步深入光伏產業。
但在業內看來,大量光伏電站的建設發展也需進行規劃考量。海南電網相關負責人認為,海南發展光伏產業一方面受到消納水平制約,海南用電規模小,峰谷差大,光伏的大規模發展增加了電力調峰困難,或將影響電力安全運行,需要配套建設足夠的儲能設施才能促進光伏的進一步發展。其建議,省內相關部門應研究出臺發電側峰谷差電價、儲能參與輔助服務補償機制等,大力推進儲能設施發展,統籌制定光伏產業發展計劃,促進光伏產業長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