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密集調控下,一度瘋漲的煤價得到了有效遏制,并逐漸回歸合理水平。20多天的時間里,坑口煤價每噸由2000元/噸回落到了目前的不足1000元/噸,港口煤價回落到了現在的1200元/噸左右,效果顯著。并且,部分大型國有企業仍在繼續履行穩價保供的職責,除了日常的長協,外加保供煤炭,為熱電企業贏得了補庫存的機會。截止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合計存煤1.2億噸,雖然低于去年同期,但環比增幅很大。
當前,政府保供政策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三區”地區主力煤礦堅持貫徹落實保供穩價相關政策,多以保供為主,不對外銷售,優先供應終端電廠。港口方面,為長協和保供煤開綠燈,優先提供卸車、堆存和裝船等作業,提高了裝卸效率。從政策環境看,國家煤炭調控力度明顯加大,每日傍晚均發布保供信息。上級主管部門明確要求,四季度所有的煤礦需要滿負荷安全合理組織生產,節假日及重大活動期間保持煤礦正常生產,嚴禁隨意關停煤礦,嚴禁因個別煤礦出現事故“一刀切”區域性停產煤礦,確保煤礦在安全前提下能產盡產,力爭煤炭日產量達到1200萬噸以上,預計11月份增產增運保供的效果會更好。
政策高壓下,國內煤價持續下跌,逐漸觸底企穩,疊加本輪寒潮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降溫劇烈,將刺激民用電負荷增加,終端開始加大采購力度。受供暖和發電帶動,北方地區電煤消耗已進入實質增長期,電廠日耗略有回升,煤炭需求告別淡季。就目前政策背景下,南方用戶都在想方設法采購更低廉的煤炭,并繼續保持低庫存策略,持續大規模補庫的意愿暫時不會出現。此外,“雙高”企業用電限制,疊加秋冬季環保限產,工業用電需求增量有限?傮w來看,動力煤需求會穩中有升。11月份,國內煤炭市場相對穩定,將呈現供需平衡走勢。動力煤需求在增加,但隨著產能持續釋放,以及隨時可能到來的政策調控影響下,煤炭市場供需將逐步轉為寬松。
未來10天,將有較強冷空氣影響新疆北部及西北地區東部;11月份的第二周,冷空氣將東移至中東部大部地區,拉動用戶采購備貨需求開始增加,環渤海港口到港拉煤船舶有望增多。在寒潮影響下,電廠階段性采購需求仍在,但后續保供煤仍有增量,疊加政策調控,主力電廠資源得到有力保障,市場難有明顯起色。據天氣預報,明年1-2月份,冷空氣活動將明顯轉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因此,“迎峰度冬”用煤保障工作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