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低調的TOPCon開始反擊高調的HJT
來源:Mr蔣靜的資本圈 時間:2021/11/7 23:26:28 用手機瀏覽

關于HJT與TOPCon,本公眾號曾做了持續分享,去年12月發表了《如何看HJT與TOPCon之爭?》,今年8月發表了《異質結(HJT),是光伏革命,還是資本噱頭?》,在產業圈及資本圈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轉發。

HJT一直比較高調,尤其在資本市場,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熱潮。此前文章曾形容,HJT在資本市場的熱度,要遠遠超過在產業圈的關注度。

但是,最近TOPCon的聲音明顯加大,而且這種聲音更多來自產業圈,不像HJT那樣流連于資本圈,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

有必要洞察一下TOPCon的最新動向了。

晶科發布N型TOPCon組件

11月2日,晶科能源發布N型TOPCon組件“Tiger Neo”,基于182硅片尺寸,量產輸出功率最高620W,效率最高22.30%,雙面率達85%,0光衰,量產良率已達到PERC水平。

這就意味著,晶科N型TOPCon技術,已經從電池片走向組件,開始面向終端市場,預計2022年一季度開始量產,2022年全年產能規劃10GW。

在頭部企業當中,只有晶科明確宣布將N型TOPCon作為下一代規;慨a的主流工藝方向,算是TOPCon的忠實擁躉了。

此前,晶科已經在N型TOPCon技術方面進行了長期耕耘和積累,曾18次打破世界紀錄,電池效率已達25.4%,在性能、功率、能量密度、可靠性、技術成本等方面體現了顯著優勢。

頭部企業態度開始明朗

目前,除了晶科堅定支持TOPCon之外,其他頭部企業對TOPCon的官方態度,也逐漸明朗。

天合:9月1日,在投資者問及電池技術布局進展時回復,“TOPCon方面,已建500MW的TOPCon中試線,未來的效率目標是做到25%。異質結環節,擁有技術儲備,放量的速度取決于降本的速度”。

晶澳:11月1日,在投資者問及電池技術路線如何選擇時回復,“從電池的技術來看,目前看TOPCon技術的量產會快一點”。

通威:在HJT方面的動作更早,2019年投產400MW異質結試驗線,2021年上半年新建1GW異質結中試線。但是,通威在TOPCon上并未懈怠,根據半年報披露,2020年啟動了基于210尺寸的TOPCon技術研發,已經計劃對現有部分PERC線進行技改提升,力爭2021年下半年建成1GW TOPCon中試線。

隆基:保持了對TOPCon與HJT的同步技術儲備,最新公布的HJT電池效率已經突破26.30%,N型TOPCon電池和P型TOPCon電池的轉換效率分別達到25.21%和25.19%。在量產方面,今年6月上海光伏展期間,隆基董事長鐘寶申曾表示,會率先將TOPCon進行量產,期間隆基還發布了首款TOPCon組件。

從頭部企業的態度來看,在量產化道路上,TOPCon總體上走在了HJT前面,而且還會走得更快。

為什么更快?

光伏行業的規;劝l優勢非常重要,尤其是頭部企業的加持,因為可以更早積累運營數據,可以更早獲得金融機構或投資人的認可,也就是可以更早“加杠桿”,從而獲得更快的加速度。

光伏2.0,開放心態看技術路線

這里無意于爭辯技術路線的孰優孰劣,更多是觀察企業在技術路線上的細微變化,洞察產業發展的最新方向。

本公眾號于今年9月發表了一篇文章《新能源產業的投資機會,正從制造端到場景端》,其中提到新能源產業的兩個發展階段,對于光伏行業也同樣適用。

光伏1.0階段,產業從0到1,關鍵是技術,技術驅動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助力光伏走向平價甚至低價。

光伏2.0階段,產業從1到N,關鍵是應用,面向不同終端或用戶,而應用的關鍵一方面是不斷拓展場景的廣度,另一方面則是不斷拓展場景的深度。

當產業完成從0到1,進入從1到N之后,技術的邊際效應減弱,而基于場景應用的機會往往開始爆發,無論計算機,還是智能手機,都是如此,光伏行業更是如此。

光伏應用場景,正在從集中式電站,向分布式電站滲透,尤其是戶用光伏。分布式場景對搬運、安裝、建筑一體化的要求更高,但對價格的容忍度更友好,產品附加了更多品牌、售后服務等“家電”屬性。今年戶用光伏增長較快,就有這方面的因素。

\

場景多元化,正在成為光伏行業的新命題,既包括“光伏+儲能”、“光伏+氫能”、“光伏+建筑”等高維度的多元化,還包括大型/分布式、工商/家庭、不同地區、不同土地表征等微觀角度的多元化。

不同的細分場景,甚至不同預期收益、不同風險偏好或不同回報周期的投資方,所對應的光伏產品或者“光伏+”系統都截然不同。越是多元的市場或場景,對產品的需求就越多元,對技術創新就越包容,基于市場導向的創新空間越大。

回到HJT與TOPCon,去年文章中就曾提到,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PERC、HJT、TOPCon三種或者更多的技術路線可能長期共存,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斗爭。

技術競爭,將不再局限于固有的效率或成本,還包括場景開發和全生命周期運營等角度。技術的多樣性與場景的多元化遙相呼應,將更有助于光伏產業向能源產業大步進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超140GW擴產來了! TOPCon、HJT兩大陣營都有誰?
中國清潔能源科技資本峰會落幕,晉能科技沖擊HJT低成本
中來股份:上半年戶用分布式累計開發超800MW 泰州基地
聆達股份:擬募資12億用于5GWTOPCon電池項目
異質結(HJT),是光伏革命,還是資本噱頭?
華潤攜110億元高調進場 央國企開辟光伏制造新戰場!
隆基鐘寶申:我們會先量產TOPCon
兇猛技術迭代 || N型風暴來襲!殺向300GW+的PERC產能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