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雙良節能連續發布多則公告,其中兩則關于全資子公司簽訂重大采購合同公告異常搶眼!
圖片來源:雙良節能公告
其一為雙良節能全資子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22日與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硅料戰略合作協議書》,合同約定2021年9月-2026年12月期間買方向賣方采購原材料多晶硅料(包括塊狀硅和顆粒硅)5.275萬噸。
圖片來源:雙良節能公告
其二為雙良節能全資子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22日與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特晶體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及內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簽訂了《多晶硅戰略合作買賣協議書》,合同約定2022年1月-2026年12月期間買方向賣方采購原材料多晶硅料8.22萬噸。
按照硅業分會最新公布(2021年9月22日)的致密料均價測算,這兩筆采購合同累計采購金額約為286.77億元(含稅,本測算價格不構成價格承諾)。
在一天內同時跟兩大硅料企業簽下巨額采購合同,主要是為了保證雙良節能硅片項目的原料供應。
圖片來源:雙良節能
今年3月,雙良節能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審議通過在包頭市稀土高新區分兩期建設共40GW單晶硅項目的決議。其中,一期項目總投資就高達70億元,將建成年產20GW拉晶、20GW切片項目,投資運營主體為當地項目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也就是本次分別跟江蘇中能和新特能源簽下采購合同的公司。
70億元加上本次預估金額超過280億元的合同,也就是說雙良節能累計要為本次硅片項目投入至少超過350億元的資金,此舉對于任何一家光伏企業而言都稱得上是“大手筆”。而對于雙良節能而言,或許更應該稱之為“豪賭”。
資料顯示,雙良節能早在1995年就已成立,后續才開始涉足光伏領域,并在2003年上市,但主要是生產多晶硅還原爐等產品,屬于光伏設備企業,并未直接參與光伏產品的生產,此舉也讓其錯失了我國光伏產業崛起的黃金時期。
圖片來源:雙良節能
據公開信息顯示,從2015年至今,雙良節能的業績一直處于不慍不火的狀態,年營收入最高時未超過35億,凈利潤也在6億元以內,跟同期快速成長的光伏企業難以相提并論。
據其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雙良節能實現營業收入12.49億元,同比增長69.21%,歸母凈利潤為1.02億元,同比增長470.35%,雖然取得雙增長,但其總資產也僅為52.13億元,卻在短短半年間宣布要投入超過350億元進軍硅片。
為此,雙良節能還在8月發布募資公告,擬募資不超過35億元(含本數)用于40GW單晶硅一期項目(20GW)和補充流動資金。
而本次硅料采購雖然合同期直到2026年12月,但對于雙良節能的資金也會產生很大的壓力。
在硅片領域如此激進的動作,也不免讓人想到如今的硅片巨頭隆基股份,此前也是在硅片領域成為全球第一后,又進軍光伏組件,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業,總市值已穩定在4000億以上。
雙良節能的硅片項目規劃產能雖然只有40GW,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其市值也不高,截至今日收盤僅有204.22億元。在進軍硅片搭上光伏產業快車后,勢必會讓其業績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