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近18GW搶裝動態!電價腰斬 未來三年靠存量的海上風電
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時間:2021/8/31 21:55:06 用手機瀏覽

2021年是我國海上風電補貼的最后一年。只有按規定完成核準(備案)并在今年年底前并網發電的項目,才能拿到0.85元/度的標桿電價,每度電享受約0.4元的補貼。明年,海上風電將正式進入無補貼時代。目前,不少海上風電項目正趕在年底前完成安裝并網。

據北極星風力發電網不完全統計,截止2021年8月30日,共計有51條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動態,涉及并網、風機吊裝等,裝機規模近18GW(17844.45MW)。不同于陸上,海上風電環境復雜,受天氣影響大,每年平均可施工窗口期僅100多天。2021年最后3個月的沖刺窗口期,海上風電建設的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

\

\

\

圖1. 2021年1-8月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動態

央視兩度聚焦 海上風電搶裝潮

作為“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達成的重要產業組成部分,海陸風電搶裝也引起了央視聚焦。2020年11月,央視財經就曾播出陸上風電搶裝潮,從風電葉片、整機制造和吊車生產等幾個環節進行了相關報道。

2021年6月29日晚,CCTV-2《經濟半小時》欄目聚焦“海上風電現搶裝潮”,整檔節目圍繞如東海上風電建設,從項目業主、施工方、裝備方、上下游設備商多角度折射搶裝常態。2021年8月,央視財經再度聚焦海上風電。

目前,風電吊車市場已回歸冷靜,海上風電施工船租金大漲,有業內人士表示,去年裝一臺風機大概在300萬元,現在可能到800萬元左右,但在市場上已經高達1500萬元。以5000噸上下的運輸船為例,之前每個月船租60-70萬元,現在已經漲到了150-160萬元。

設備商的生產繁忙程度依舊,多家海上電纜、塔筒、軸承等上市公司業績“飆紅”,某證券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海上風電的整體表現還是非常靚麗的,整個風電指數的漲幅在6.8%左右。

\

圖2. 部分風電上市公司半年報

搶裝過后,短暫低谷期

從圖1可以看到,海上風電項目以2018年左右核準的一批項目建設為主,今年并沒有新的海上風電項目招標/核準。在2021年7月召開的全球海上風電大會上,多家國內知名海上風電整機商企業也曾表示,面臨即將到來的海上風電項目電價“腰斬”,項目造價無法達到平價條件的情況,開發企業目前沒有實際的海上風電平價項目招標,手里暫時沒有明年的新訂單。

這意味著國內風電整機商今年上半年無標可投,明年平價將進入短暫的少訂單困局。從“界面新聞”獲悉,近期三峽能源和華潤集團正準備啟動海上風電項目,但行業內反應平淡。

基于當下海上風電發展現狀,目前尚無法做到平價上網,仍需政府提供適當的支持。整機商持著謹慎態度,此時市場又忙于搶裝,項目建設挑戰重重,企業壓力山大,或為沒有新訂單的主要原因。

據悉,“十三五”期間已完成核準、臨近建設的存量項目,約1000萬千瓦,預計真正實現平價前的三年,每年有300萬千瓦的裝機保底,雖然市場裝機較2021年有所回落,但這些項目經過充分的測風測量、地質勘查等前期準備工作,具有較好的開發條件,可以貼近平價建設,蓄勢待發,或可成為支撐行業過渡至2023年的一個主要力量。

存量的三年?蓄勢待發

據統計,為推進項目降本增效,僅2020年一年時間,業內多家企業就累計推出了平價海上風機20款,均在造價和發電性能等方面實現顯著優化。

我國海上風電加速度發展,面對迫在眉睫的平價關鍵節點,業內公認,目前我國海上風電項目的造價尚無法滿足平價上網要求,且整機成本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大幅下降。

海上風電靠存量的三年,與其說是市場短暫低谷期,不如稱其是蓄力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曾表示,目前,我國規;_發海上風電的條件已經具備。從資源量角度來看,據最新評估,我國海上風能資源技術開發潛力超過35億千瓦,開發潛力巨大。就產業鏈而言,經過多年的培育,我國已具備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自主設計、研發、制造、安裝、調試、運行能力。運輸、吊裝、運維設備和船舶的專業化水平也在持續提升,顯著提高了建設效率。

同時,海上風電開發成本已經大幅下降。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數據顯示,2010—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度電成本的降幅接近53%。未來幾年是我國海上風電技術創新和變革的關鍵期,新型大容量機組的應用,專業化施工船舶和設備的投用,數字化技術手段的普及等,都將帶動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下降。預計在未來3年內,我國海上風電有望實現平價上網。

“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也使得未來海上風電成為巨大藍海,廣東、福建、浙江、山東等多地紛紛出臺“十四五”規劃,其中不乏海上風電字眼。新能源發展戰略機遇期,市場格局面臨新一輪洗牌,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運達股份中標中國電建50兆瓦EPC風電項目
積極部署碳中和新能源領域 萬華化學攜手華能集團建設9
央視聚焦 | “一船難求”!企業重金求“船” 趕在年底
龍源電力125.5MW風電項目開標!金風、遠景預中標
甘肅隴西盤龍山50兆瓦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
華能北方上都百萬千瓦風電基地2號風場即將開建!
遠景能源中標400MW風電項目
華能北方上都百萬千瓦風電基地2號風場即將開建!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