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煤業8月30日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6.69億元,同比增長87.24%;凈利潤82.86億元,同比增長66.1%;基本每股收益0.85元。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煤炭產量 7,018.62 萬噸,同比增加 1,221.30 萬噸,增長 21.07%;實現煤炭銷量 13,669.43 萬噸,同比增加 3,089.68 萬噸,增長 29.20%。其中:鐵路運量 6,037.80 萬噸,同比增加 1,214.80 萬噸,增長 25.19%。
報告期內,公司煤炭售價為 500.45 元/噸,同比上升 164.60 元/噸,增幅 49.01%。其中:自產煤坑口價 453.19 元/噸,同比上升 140.52 元/噸,增幅 44.94%。原選煤單位完全成本 238.27 元/噸,同比上升 43.65 元/噸,增幅 22.42%,其中相關稅費增加 19.80 元/噸,掘進成本增加 5.63 元/噸,材料增加 4.38 元/噸等。
截止報告期末,公司所屬礦井中,95%以上產能均位于國家“十三五”重點發展的大型煤炭基地:神東基地、陜北基地、黃隴基地。目前陜北礦區紅柳林、張家峁、檸條塔、小保當一號、二號(在建)五對千萬噸級礦井,陜北礦區千萬噸礦井規模將集群化,產能優勢將更加明顯。
截至報告期末,按照中國礦業統計標準,擁有煤炭地質儲量 156 億噸,可采儲量 89 億噸。97%以上的煤炭資源位于陜北礦區(神府、榆橫)、彬黃(彬長、黃陵)等優質采煤區,特別是陜北地區煤炭賦存條件好,埋藏淺,開采技術條件優越,礦井均為大型現代化礦井,開采成本低,生產成本優勢明顯。產煤區 90%以上的煤炭儲量屬于優質煤,煤質優良,屬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中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煤、氣化煤和理想的化工用煤。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強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