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中美油價差異的背后:中國稅負成本占50%以上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3-6-4 15:25:32 用手機瀏覽

  數據顯示,人均GDP僅為美國1/7的中國,同等汽油價格大概比美國貴16%-30%,就算如此,中石油、中石化等石化企業仍在抱怨油價太低,不足以沖抵其煉油環節的巨虧。在原油基本實現全球統一價格的背景下,為什么同樣一升汽油在不同地區價格千差萬別?“兩桶油”又為何賣了高價卻折了本呢?

  原油成本、煉油成本、運輸和銷售成本以及各類稅費成為成品油價格的主要構成。從原油成本來看,中美差異并不大。

  不過經過煉油環節后,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根據年報數據,2012年中國石化汽油平均批發價為8182元/噸,而同期紐約汽油的零售價僅為7905.4元/噸。如果加上零售環節的費用,中國消費者花費的最終消費價格比美國貴上16%-30%。

  原因何在?根據中石化年報數據,2012年煉油的單位現金操作成本為157.5元/噸,并不比國際先進水平差多少,從煉油環節利潤看,中石化同期煉油事業部經營虧損114億元,而美國煉油企業保持正常利潤水平。從物流、運輸等成本看,大家差別也不大。反差的秘密在于最后一項成本——稅。

  中國消費者在購買成品油時需要支付增值稅、消費稅(即燃油稅)、城建稅等項目,此外當國際油價高于一定價格時,石油企業還需繳納特別收益金。粗略統計,流通環節的稅負成本在整個成品油價格中占到35%,再算上石油企業的所得稅、增值稅,整個稅負成本甚至會超過零售價的50%。而根據美國統計數字,消費者支付的汽油價格中,稅的占比僅為11%。這或許是中美汽油價差異的真正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際油價12日走低 市場擔憂供大于求
油價10日大幅下跌 供應過剩擔憂對油價產生壓力
國際油價5日下跌 收于每桶60.48美元
國際油價料繼續探底 油價料持續大幅波動
天津992家加油站中21家低于指導價:每升油6塊錢
國際油價止漲回跌 盤中下滑1%
油價今將迎新年首個漲價窗口 93號汽油或漲0.23元
國際油價三連漲 累計漲幅近20%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