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風力發電 >> 正文
內卷還是多贏?風電上市公司集體賣身國資
來源:華夏能源網 時間:2021/8/10 22:32:43 用手機瀏覽

今年以來,國資在頻繁“拿下”風電產業鏈上市公司。

來源:微信公眾號“華夏能源網”ID:hxny3060

最新的例子是,風電主軸生產商金雷股份(SZ:300443),引援山東財金集團,風電設備生產商泰勝風能(SZ:300129)引入廣州凱得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凱得投資”)。

兩家企業不約而同選擇了“嫁入”擁有深厚國資背景的新股東。山東財金集團的最終實控人為山東省財政廳控股企業,而凱得投資最終實控人則為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看,“賣身”國資似乎已成風電制造企業的潮流,通裕重工(SZ:300185)、天能重工(SZ:300569)以及恒潤股份(SH:603985)較早前也曾公布股轉計劃。

通裕重工與天能重工先后成為珠海港集團(下稱“珠海港”)先進制造板塊的重要成員,而擁有生產7.0MW及以上海上風電塔筒法蘭的恒潤股份,則引入了濟寧城投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濟寧城投”),珠海港及濟寧城投背后分別站著珠海市國資委與濟寧市國資委。

國資成為上述風電上市公司實控人后,對企業發展究竟會產生哪些影響?風電行業的發展方向又在哪里?

引援國資,行業內卷的必然

“雙碳”目標指引下,我國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作為與光伏、抽水蓄能同樣成熟,且商業化較高的能源形式,風電也在政策利好帶動下,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數據顯示,2021年1-6月,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084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869.4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214.6萬千瓦;全國風電累計裝機達到2.92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2.81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1113.4萬千瓦。此外,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1-6月,央企風電招標累計容量約23.1GW,該數據已接近2020年全年的風機采購量。

伴隨著裝機量與采購量的大幅提升,風電產業鏈各制造企業訂單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業績大幅提高。以金雷股份和泰勝風能為例,兩家企業上半年凈利潤紛紛預增。其中,金雷股份預盈利2.6億元至2.8億元,泰勝風能預盈利1.50億元至1.84億元。

不過,與賽道升級相伴而生的則是內卷焦慮。面對資本抱有的高期待,風電企業的內卷壓力在逐漸增大。經過多年奮斗,這些企業的實控人終于實現了上市,但激烈市場競爭中,缺少“靠山”下生存起來依然非常艱難。

通裕重工、天能重工、恒潤股份以及金雷股份等民營企業,選擇引入國資成為實控人,是應對行業競爭內卷的不得已之舉,而通過“嫁入豪門”也實實在在收獲了好處。

以通裕重工為例,其實控人變更為珠海港集團后,不僅通過定增協議募集到了約9.44億元資金,優化了公司資本結構,還為公司節省了每年高達5000萬元以上的財務費用。

此外,在2020年年報中,通裕重工還表示,憑借國有控股的資信優勢,融資團隊與各大合作銀行經過多輪談判協商,截至2020年底,通裕重工所有合作銀行的新增貸款利率,均已降到基準利率及以下;而通過與珠海港集團旗下子公司在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供應鏈金融等實體產業配套融資方面開展合作,通裕重工的現金流情況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由此可見,引入國資確實益處多多。反過來講,這些企業的競爭對手們——那些依舊選擇單槍匹馬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會很不利。與其這樣,不如早日找好“靠山”,尋求更好發展。

國資入主,股東、企業的多贏

民營風電企業集體選擇委身國資,亦受到多重現實因素的影響。華夏能源網注意到,除金雷股份外,上述引入國資控股的風電民營企業,或多或少也都承受著自身的壓力。

華夏能源網統計發現,截至2020年底,通裕重工、天能重工、恒潤股份以及泰勝風能的平均負債率為52.45%。比較之下,通裕重工與天能重工的負債率均高于同行平均值,尤其是天能重工的負債率,高達67.63%。

值得注意的是,天能重工的資產負債率還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其中,天能重工在2020年年報中披露,受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增加的影響,僅財務費用就高達1.1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115.32%,同期公司凈利潤僅為4.28億元。

從財務角度看,國資入主成為實控人無疑是雪中送炭。正如前文提及的通裕重工案例,國資的入局會大大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

從國資角度分析,入股民營風電企業則是結合自身發展定位的順勢之舉。以珠海港集團入股通裕重工、天能重工為例,該投資選擇符合其確定的綠色能源、先進制造的產業定位。

資料顯示,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珠海市組建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旗下擁有下屬183家公司。作為珠江西岸地區最大的港航企業和國家5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珠海港集團經營的珠海港口總吞吐量過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增速,近年來也一直穩居全國港口,乃至全球前列。

目前,珠海港集團的業務涵蓋港航物流、能源環保、先進制造及港航金融四大板塊。而近期實現控股的通裕重工和天能重工,目前已成為其先進制造業板塊的重要拼圖。

從股東角度來講,國資入主有助于優化企業股權結構,為其今后發展掃清內部障礙。以泰勝風能為例,其股權結構呈現小而散的特點。截至2020年底,泰勝風能持股最多的柳志成持有5815.8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僅為8.09%。泰勝風能的實控權掌握在以柳志成、黃京明、夏權光、張錦楠、張福林組成的一致行動人團隊手中。

泰勝風能此前過于分散的股權結構,無疑是不利于公司重大決策。此外,股東率性減持也不利于公司的市值管理。隨著泰勝風能實控權轉交給有國資背景的凱得投資,泰勝風能股權小而散的結構也將得以重塑。

綜上所述,風電制造企業集體委身國資,既有著長遠發展的考量,也有著現實因素的倒逼。然而,從預期效果來看,國資進駐民營風電企業,最好的結果是多方共贏。國資完成了產業布局,民企解決了生存危機,股東賺得現金離場,而風電賽道也在轉股過程中完成了升級,若如此,當是幸事一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訂單驟降的7月,陸上風電也將陷入無訂單恐慌?
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云南院與云南能投戰略合作
三峽能源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艾郎風電全力打造全球最大風電葉片生產基地
天順風能2020年實現凈利潤10.50億元 同比增長40.60%
上海小刀智能科技新裝備提升風機組裝效率
距離“全年無故障風電場”一步之遙 這個風電場做對了什
已近30家!又一風電企業申請IPO上市!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