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號下午4點,隨著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首條35千伏海底電纜首端順利接入4號風電機組,標志著該項目首條海纜敷設工程圓滿成功,同時也正式吹響了山東半島南海上風電海纜鋪設工程的開工號角。
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共58臺風機,此次首根敷設的海纜長度為763米,重量21余噸,具有電壓等級高、單根重量大、敷設施工復雜等特點。由于電纜全程埋設于海底,埋設深度約為3米,海底能見度低,海上天氣多變、風浪大的原因,極大的增加了海上作業人員敷設海纜的難度。
國網煙臺供電公司東源海纜公司經理李吉德表示:“這次施工的難度非常大,牽扯到在那個潛水員水下作業因為在我們電纜口在水下26米到27米之間是個橢圓形的、四五十公分的一個小洞,需要把那個海底電纜,從這個洞里串到那個樁里,然后接那個塔筒。這個潛水員在海底26米到27米之間只能看30到40公分,水下作業不超過15分鐘。”
敷設現場,40名作業人員采用水下超短基線定位系統精確定位海纜路徑,確保海纜敷設質量可控在控,經過12小時的艱苦作業,一條35千伏海底電纜首尾兩端成功順利接入A30至A31號風電機組,讓現場的作業人員信心倍增、同時也為后續57臺風機海纜敷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據了解,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是山東重點項目,位于海陽市南側海域,總投資約55億元,分陸上和海上2部分組成。陸上集控運維中心占地21畝,分為配電裝置樓、SVG室、生活樓、運維樓和泵房等五個部分,主要負責海上風電的數據傳輸和風電監測。海上風電場共58臺單機容量為5.2兆瓦的風電機組,裝機規模301.6兆瓦,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發電量將超過8億千瓦時,可穩定上繳稅金7500萬元。
壯闊的海面上,百米高的白色風機安靜地立于海天之際,一排排整齊點綴在波瀾壯闊的藍海上,動人心魄,山東半島南海上風電項目,作為全省第一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海上風電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網后,將最大限度帶動煙臺周邊產業發展,將為膠東半島提供更強大的能源保障,有效緩解山東節能減排壓力,對于我省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