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邯鄲市深入實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十二條措施》印發,圍繞優化結構、深度治理、嚴格管控三個方面,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助推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穩步提升。
措施提出,要優化結構,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優化產業結構,統籌碳達峰、碳中和,強化碳匯交易,嚴格落實產業準入政策和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產能置換政策。
優化運輸結構,大力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加快推進煤炭、鋼鐵、焦化、水泥等大宗貨物年運輸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及大型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管道或封閉管廊等建設,2021年力爭建成6條鐵路專用線。
優化能源結構,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2021年邯鄲市煤炭消費總量削減60萬噸,并因地制宜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努力解決15.8萬戶山區群眾清潔取暖。
同時要開展深度治理,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開展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資源效率、能源消耗對標提升行動,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實行重點行業差別化生產調控,科學設定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推進臭氧污染綜合治理,加強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治理,加快補齊臭氧治理短板。加強加油站油氣回收監管力度,全面實現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控精細化管理。嚴禁主城區及縣(市、區)建成區露天燒烤行為。深化重點區域綜合治理,重點區域內嚴格實施空間準入和環境準入,對列入負面清單的行業要加大執法力度,限期退出。加強礦山揚塵深度整治,2021年完成26處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綜合治理。
嚴格管控,實施精細化管理。強化秸稈和垃圾露天焚燒管控,建立完善巡查排查制度,確保露天焚燒火情“發生即發現,發現即處置”。實行全區域、全時段、常態化禁燃禁放煙花爆竹。強化建筑施工和城市裸露地面揚塵管理,實行降塵量月度通報排名。以縣(市、區)為單位,全面完成生活垃圾發電、水泥窯協同處置全覆蓋。加強道路揚塵精細化管控。實行“以克論凈”和塵負荷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