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三開始,動力煤價格跌勢初顯,港口報價由前期1050元/噸的高點,降至980元/噸附近,那么引起本次回調的具體原因有哪些,7月份價格又能否延續下行呢?
本周動力煤價格呈現持續下行態勢,為迎接七一大慶,部分港口暫停作業,市場交投氣氛清淡。根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監測,截止6月30日,環渤海港口動力煤5500K報價970-980元/噸,5000K報價870-880元/噸。
影響因素分析
首先,從發運成本來看,政府相關部門對產地增產限價政策的有效落實,坑口煤價止漲趨穩,繼續支撐港口煤價沖高的動能減弱。而節后內蒙煤礦票據額度恢復以及新增露天礦的增量,上旬供應將相對寬松,產地價格有小幅回調預期。
其次,從供需面來看,七一前后,市場呈現供需雙弱,產地煤礦供應減少,下游終端采購推遲,使得現貨市場成交僵持。而當前煤價處在歷史高位,基于對后市的不確定性,貿易商降價出貨避險意愿較強,使得短期報價出現明顯下滑。
最后,從心態面來看,市場對節后產地復產,供應釋放的預期較強,而周末發改委喊話表示7月煤價將進入下行通道,進一步加強了市場對后市行情轉弱的預期。
后市行情預測
7月上旬,成本端或無利好支撐,因節后煤炭供應恢復,上旬煤炭供應將相對寬松,部分煤礦偏高價格或將迎來小幅回調。同時,近期長江中下游地區有持續性的強降水天氣。江南北部、江漢平原、江淮南部以及貴州、廣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水電出力及高溫天氣減少,也使得近期日耗出現小幅回落。加之前期終端積極采購,庫存有一定的積累,在買漲不買跌心態下,七月上旬終端采購需求釋放將較為緩慢,壓制現貨價格繼續下調。
7月中下旬,市場或相對不太悲觀。一是可預見的供應增量能否完全緩解旺季耗煤的強勁需求仍有待觀察,價格下跌難以流暢。二是國際市場煤源同樣緊缺,隨著主要經濟體從疫情中的逐漸恢復,動力煤需求仍在,進口煤價格優勢減弱。
整體來看,節后供應恢復,采購推遲將使得上旬煤價承壓走弱。但耗煤旺季供需緊平衡格局能否緩解仍取決于供應增量情況,中下旬煤價繼續下行存在一定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