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陶冶:“雙碳”目標下 綠色金融需要發揮“加速器”的作用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時間:2021/6/5 23:56:39 用手機瀏覽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經濟發展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這就表明碳達峰目標并不是以犧牲我們的能源活動水平帶來,更多的是在結構側進行轉型,而就目前來看,除風電光伏以外,在能源領域既在50億噸標準煤的體量內,實現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60%到70%以上的同時,還能能夠提供提供合理的經濟帶動。因此從經濟和能源供給的雙重角度來看,風電、光伏是我們未來雙碳目標實現的必然選擇。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博士,分享了《加大金融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確!半p碳”目標實現》的主題演講。

直播專題:SNEC第十五屆(2021)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

“雙碳”目標并不以犧牲經濟發展為代價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經濟發展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這就表明碳達峰目標并不是以犧牲我們的能源活動水平帶來,更多的是在結構側進行轉型,而就目前來看,除風電光伏以外,在能源領域既在50億噸標準煤的體量內,實現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60%到70%以上的同時,還能能夠提供提供合理的經濟帶動。因此從經濟和能源供給的雙重角度來看,風電、光伏是我們未來雙碳目標實現的必然選擇。

2005-2020年間的三個“五年計劃”時期單位GDP碳排放分別累計降幅21%、20%和19%.過去15年努力實現的碳強度年均4%-5%的降幅已是歐美等發達國家最近30年平均降幅的2倍左右。未來碳減排能否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是我國是否能夠順利實現碳中和的關鍵!

在此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三點重點,一是提升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地位,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二是將“可再生能源替代時點”大幅提前,將“十四五”作為“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起點;三是明確提出“建設新一代電力系統”,即“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

雙碳的背景下,比較重要的板塊是新能源和電力,是毋庸置疑的。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已進入平價時代,充分發揮綠色金融支持杠桿作用,對于可再生能源優存量、保增量、促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保障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十四五”期間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將全面步入無補貼平價上網階段,按照2030年全國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26%,風電光伏電量占比不低于23. 39%,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年均等額增長1. 4個百分點左右,則2021-2030年全國風電光伏年新增裝機規模在10000-12500萬千瓦之間。2025年和2030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0.X億千瓦和16.X億千瓦。

減碳過程中光伏優勢毋庸置疑

從2013年的“雙反“到目前我國光伏行業成為與通信、高鐵、電力、并駕齊驅的全球優勢性行業,光伏產業鏈的各環節已處于全球絕對領先地位,占據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國內強、國際也強并具有產業化領先優勢的行業。產業自給率“基本上”實現國產化,體現在設備、零部件、原輔材、軟件系統、標準體系等方面,產品性價比全球最優、各環節產能規模全球第一。

技術研發引領全球。我國光伏的產業化技術水平始終引領全球,組件功率或電池轉換效率多次打破世界紀錄、各種高效電池技術均已在我國實現規;a,制造裝備的國產化率超過95%。

光伏基本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笆濉逼陂g,硅片、電池片、組件價格均下降50%以上,系統價格下降了47. 2%.2020年競價項目中青海海南州以0. 2427元/kWh(折合3. 46美分/kWh)低于2019年達拉特旗0. 26元/kWh.2020年,我國光伏基本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

支持“雙碳目標”實現。光伏發電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成為最具競爭力的電力產品。國內有效組件產能加上新增超過150GW,可以滿足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的需求,同時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十四五”期間我國的光伏產業可以為年均新增光伏裝機70-90GW提供充足的保障。隨著碳達峰目標的實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將進入年度新增100GW的時代。

開發模式上,從“十三五”70-75GW“風電+光伏”跨越到“十四五”100GW以上,意味著既要保持以大基地為主的開發模式,并提升清潔能源跨區域配置,還要布局一批堅強局部電網,建設本地支撐電源和重要用戶應急保安電源。建設電力應急指揮系統、大型水電站安全和應急管理平臺。構建電力行業網絡安全仿真驗證環境和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平臺。

因此,未來40年,新能源發電、先進儲能、綠色零碳建筑、高耗能企業低碳改造等領域將新增大量綠色投融資需求,金融資本也將,能夠起到資源配置,推動產業發展的作用形成整個金融科技產業的融合發展的過程。

綠色金融對新能源的支持日漸顯現出重要性

“雙碳”目標要求經濟全面、系統性轉型。綠色金融需要發揮“加速器”的作用。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可以發揮在資金融通、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等方面的優勢和特長,共同構建綠色金融創新體系,以金融資本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碳減排活動和低碳產業發展,形成金融、科技和產業良性循環和三角互動。

2020年末,中國綠色貸款余額約1. 8萬億美元,綠色債券存量約1250億美元,規模分別居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市場主體已發行40多只碳中和債,規模超過100億美元。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見要求,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減排支持工具,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生態環境部等按職負責,預計6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年內持續推進。

以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為代表的綠色融資工具可為再生能源行業提供一條便捷高效的融資渠道,將有利于推動可再生能源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預計2030年前,中國碳減排需每年投入2. 2萬億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 9萬億元(數據來源:人民銀行)。單靠政府資金不足以支持上述資金需求,需引導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進一步以市場化方式動員公共和私人部門資金。支持綠色經濟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關于碳中和,隆基這么看
中石化將在廣西建500座光伏發電碳中和加油站
專訪晶科能源錢晶:碳中和之下,182為何成為產業最優尺
碳中和催生BIPV熱潮,晶科能源新產品占領光伏+主賽道
遠景集團&中國石油集團會見 構建碳中和伙伴關系
碳中和“路線圖”提升光伏行業長期景氣度 或助通威股份
機構: 碳中和“路線圖”提升光伏行業長期景氣度
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場落子武漢!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